楼加一个阁楼,一楼是厨房和客厅,二楼只有两个房间,顾太太带着三个儿子住,还有一间老太太住,曼桢和曼璐两姐妹住阁楼。幸好房子虽小,又破,但装了电,至少这点苏一一不担心了。
    到了一楼,顾老太太已经坐在了饭桌前,顾太太抱着5岁的伟民和2岁的杰民也入座了,都开始吃了,没等曼璐,看见苏一一下来,顾太太说道:“曼璐,下来啦,快来吃饭,伟民、杰民年纪小,一直喊饿,你奶奶年纪大了,饿不得,我们就开始吃了。”
    苏一一恩了一声,坐下来了,看了看桌上的饭菜,土豆烧肉,炒茄子,炒青菜,蒸蛋羹,那土豆烧肉里面只剩下两三块,蛋羹一大半全被顾太太喂给了杰民。苏一一没说什么,她在曼璐的记忆里早就知道会这样,其实是因为曼璐是舞女,他们心里觉得丢人,所以不愿意同桌吃饭,现在还算好的,据曼璐的记忆,以后还有更差的,基本上等曼璐下来都没什么吃的了,每次都有理由,曼璐没有把家人想得多坏,所以曼璐后来请了个叫‘阿宝’的女佣专门照顾她,没放在心上。
    迅速吃完了饭,苏一一说要出去逛逛,顾太太似是想说什么,但又欲言又止,苏一一见她一直没开口就出门了。就拿着梳妆盒里的昨天刚得的工资6个银元出门了。
    她找着曼璐的回忆,往街上走去。到了人多的地方,看着来往的人群,听着电车的嘶鸣声,一种别样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男人有穿着西装的,有穿着齐领蓝色长袍的,前襟右掩,袍长至足踝上2寸,有穿着黑褂的,对襟长至腹,齐领,还有些穿的是中山装。
    女性有穿着淡蓝色的布上衣的,旗袍式的领口,衣长不过臀,喇叭形露腕的七分袖,衣摆多为圆弧形略带收腰的设计,下身大多搭配这深蓝色长裙或者黑色的百褶裙,衣服和裙子不带花纹修饰,很朴素,穿这些的大多是女学生。还有穿着袄裙的,上衣下裙,上衣袖长刚过肘,裙长及足踝,款式多样,甚是好看。还有少数穿着旗袍的,外面罩着毛衣或者披肩。
    苏一一今天穿的就是一件水蓝色的袄裙,上面绣了些许兰花做修饰,式样还行,就是已经被洗的快发白了,这是曼璐柜子里除了为做舞女买的裙子外,唯二的好衣服了,还有一件是女学生穿的那种裙子,也已经洗的发白了,但曼璐很珍惜的收在柜子里。
    “卖报卖报......”一个卖报小童开始叫卖起来,苏一一拦住他,买了一份报纸,看了看,现在是民国十四年,苏一一看见报纸上一句‘从民国二年三月临时大总统中山先生辞去职位以来......’就愣住了。
    详细的历史苏一一当然不清楚,可一些大事,初高中历史书上有过的,苏一一还是有印象的,毕竟当年背过,比方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的辞职等等,如果按照苏一一所知的历史,中山先生该是1912年4月就辞职的,也就是民国元年四月,而现在却不一样了,也就是时间变了,苏一一又翻了翻报纸,发现有些历史大事,发生还是发生了,就是时间不对了,但相差不超过一年。而且,一些历史大人物的名字也变了,总之有差别。
    苏一一想明白后,就去这条街逛了一圈,算是明白了现在的物价。
    首先,曼璐一个月赚一百一十元真的很多,要知道,现在一个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仅有十几元左右,上海市巡捕房的巡警的月薪只有十至十三元,巡长十六至十八元,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三十元。
    其次,现在上海的大米价格为每市石9.5银元,1银元可以买18斤大米;1银元可以买7斤猪肉;这个时期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老刀牌烟1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绍兴酒1斤1角钱,臭豆腐干1个铜板买两块。六七个人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