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忘记了怀疑她。
“子期幼年遇到一位老人,当时子期看他年老无人照顾,便时时去看望他,因比老人对子期心生喜爱,便教了我许多高深的术数。老人性子古怪,不许我唤他先生,也不许我将他名讳泄露出去,且只准我一人独自研究。老人去世后子期谨遵老人遗志,不轻易展示这术数才能,再后来子期遭逢巨变,接下来的事少爷您也知道了。”
苏谨言想到唐大公子之前所说,有些高人性子古怪之事,加上小风年仅四岁,便已识给这字与数,心道这纪家三姐弟确实有些不同凡响。
是以便信了纪子期所言,只叹道:“可惜了,这么厉害的人物却无缘一见。”
忽又想起一事,有些兴奋,“昨日给我的那道题,唐大哥和吴三多果然都被惊艳了,我看这不出几日,这题便要在天顺各大小学院中流传开来了,可惜,这次小爷不能享受那荣耀了。”到最后语气流露出些许可惜。
果真如苏谨言所料,不到三日,‘那一文钱去哪儿’的题,便传遍了大大小小的学院,各大户人家,丫鬟小厮,最后传到了茶园酒楼,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将题传到苏谨言所在学院的,正是唐大公子的堂弟以及吴三多的侄子。
作为第一个将此题带入学院引起轰动的学子,那二人享受到了无上的光荣与赞叹。
苏谨言看着二人那得意样,牙齿咬得是咯嘣咯嘣响,心中有个声音在咆哮:那题是从小爷这出去的!是小爷先传出来的!你两个小子不过是拾爷牙慧!
隔壁书桌一小公子见苏谨言脸涨的通红,鼻翼煽动,以为一向被同窗拥戴的苏谨言,见那些人都去吹捧别人去了而心生不平。
便出言安慰道:“苏谨言,那唐吴二人只是暂时的得了个巧,一时风光而已,不会长久的,你不必放在心上,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你都比他二人优秀得多。”
苏谨言一言不发,起身往外走,他需要找个地方发泄一下。
“苏谨言,你去哪儿?”
“茅房!”
赵夫子果然如传闻中一般痴迷,拿到这题之后,便将自己关入了房中。
夜半时,赵府书房里突然传来一阵桀桀怪笑。赵夫人从睡梦中惊醒,不知发生了何事,两个小公子直接被吓哭了,啼哭声在夜半人静时格外嘹亮,奶妈以为发生了何事,急忙唤过丫环掌灯前去查看。
赵夫人命丫环将她简单收拾,披上批风急忙赶去看望自己的儿子。
一时整个赵府灯火通明,人影闪动,脚步急促。
这一动静很快就惊扰到了左右隔壁院子的人家,随后一家传一家,一家传一家,那各院的灯火像现代开幕式的开灯仪式一样,依次亮开。
两个小公子被奶妈抱着哄了一会喝了牛乳,便睡着了。
赵夫人想起那笑声好似从书房传来,在小公子睡着后,便让丫鬟举灯往那书房走去。
刚出房门便被自己的夫君赵夫子紧紧抱住,粗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兴奋:“夫人,你去哪儿了?让为夫好找!哈哈,那道题为夫知道是作何解了!为夫可真高兴,真高兴啊!”说完又大笑两声,神色激动,竟不顾丫环奶妈在场,在赵夫人脸上香了一口。
丫环连忙垂低头,灯下露出的脖颈通红。
赵夫人脸似火烧,呸了一声,欲推开那赵夫子,赵夫子却搂的紧紧的不肯松手,赵夫人知晓夫君有些痴性,只得作罢,二人相拥片刻,才会回到正房就寝。
而城中众人相见时,第一句话便是问“你听说过‘那一文钱去哪儿了’那道题吗?”
若被问者回答说未曾听说,那人便会面露鄙夷,“这你都没听说,太过孤陋寡闻了!我跟你说,这道题是这样的……”;
若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