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以为一切都上了轨道(第2/3页)  将军家的大数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了罗府、唐府和吴府。

    罗书虽当日不在场,但以四人的关系没必要瞒他,所以他也知道苏谨言认识了一个高人。

    崔嬷嬷经过苏夫人上次大哭之后身子反而好了一些的事情后,相信了纪子期所言,这情绪须得抒缓才行的道理。

    至此之后,这苏心园里便时不时会出现各种口味的包子和馄饨,也会专门派人去城东张记包子铺买一笼肉包子,或将李氏馄饨店的老板娘叫来府中,专门包一锅馄饨。

    苏夫人刚开始见一次哭一次,吃一次又哭一次,惹得苏小年大怒,要将苏心园及厨房众人发卖。

    崔嬷嬷将纪子期之言告诉了苏小年,苏小年后见苏夫人每哭过一次之后,心情反而好了许多,吃饭也香了,睡得也沉了,便默许了这做法。

    到后来,苏夫人还亲自下厨去学做那包子。

    而每每忆起往昔时,也不再只是后悔和自责,还经常和崔嬷嬷谈起她小时候的趣事,以及她和祖父姨祖母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月余后,面色竟是好了许多,也不再如之前那般纤瘦了。

    苏小年对苏夫人的此番变化很是满意,因此在秋水腿好回来后,还是将纪子期留在了苏心园。

    不久前,王管事托人寻找纪子期父母下落的消息传了回来。

    有好有坏,好消息是她们三人确实是来自黄湖县,那地方也确实是曾经有家纪氏布行,主人叫纪仲春,有三个孩子,名字、年龄、相貌描述等均与她们三人对得上。

    坏消息是纪仲春夫妇在三个儿女失踪后,寻找数日无果,盘缠用尽便返回家中。

    变卖了祖屋与布行,筹足了盘缠后,夫妇二人又出门去寻找三个子女了,只是无人知晓他们去哪里了。

    负责打听的人非常仔细,在当地询问了数日,确定无人知道纪氏夫妻的下落后,才将消息送了回来。

    小雨知道消息后,又是笑又是哭,高兴的是爹娘没事,总有一天能团聚,伤心的是爹娘不知她们三人生死,却还要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将她们三人找回,偏偏差那么几日就生生错过了,让他们一家人饱受离别思念之苦。

    纪子期也有几分感动,这纪氏夫妇如此破釜沉舟之举,为了子女不惜豁出一切的行为,着实让人可敬可叹!果真是可怜这天下父母心啊!

    苏武的木匠铺已经找好位置,年后就可以开张了。

    他跟王管事提出了解约,因为所签年限不同而月银不同,苏武原本签的是五年,现在才过了两年,是以按规矩苏武除了需退还每月多得的月银外,还得支付一笔解约银子。月银是有规定的,但解约银子一事在契约上并未明说是多少。

    王管事因之前竞价会之事,对苏武也是高看许多,因此只象征性的收了一两解约银子,至于那多发的月银还是要全部收回的,毕竟府中有府中的规矩,若有人开了先例,以后这府里的下人可就不好约束了。

    纪子期和苏武二人原以为那将军车因易仿制,各大商行和木匠铺都会抓住商机,陆续推出,再来找他们订做的人会减少甚至会为零。

    也确实有段时间无人找他们定做,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多了起来,甚至包括京城或其他周边县城的一些大户人家,指定要从苏府出来的将军车与将军旗。

    原来一是这质量,当初苏武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找是最擅长的木匠做的零件,苏武只收取这手工费用,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又没有租金及存料费用,所以从性价比上来说,比其他商行和木匠铺做出的将军车是高出一倍不止;

    二是这将军旗,其他商行和木匠铺要不就是抄袭之前的名字,要不就是新出的名字没什么新意,对一些有钱少爷来说,要的便是那独一无二,银子什么的是小事,所以对苏府以外出的将军车就有了几分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