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3 极左和极右(第1/2页)  塞北王朝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表现种师道的强硬。

    汴梁城被围困很久了,百姓生活用品就缺乏了。现在既然和谈了,种师道请求开启西、南门,让百姓如同平常一样出入。

    有的金兵犯贱,见城门开了,也进来溜达,结果给偏将马忠杀了六人。这个马忠,在下也是极为佩服,和金国打仗真是不含糊。但史料对其记载太少,所以不能将他展开叙述。

    金国顿时不干了,你敢杀我们的人,皮子又痒痒了,想让爷们给你挠挠?

    种师道出面,送给了金人几面界旗,让金人仿照自制,将自己的士兵管理好,不要让他们随便越界,否则被杀,就不是咱们的事情了。金国人虽然恼怒,但是自己理亏,所以也没有更大的动作。

    由此可见,金国还算讲理。

    这边和金国在和谈,内部又出了问题,姚平仲和种师道之间发生了龌蹉。

    种氏、姚氏都是山西大族,平时就有竞争之心。这个时候姚平仲的养父姚古,率熙河兵入援,宋军实力增强,至少在数量上是远远的超过了金兵,有了和金兵一战的本钱。

    姚平仲觉得,老种现在做老大,担心功劳落不到自己和爸爸头上,就屡次给李纲打小报告,所老种不愿意打仗,不敢打仗。

    李纲那是坚决的主战派,那受得了这个,于是命令城下兵马听姚平仲指挥。于是就迁出了姚平仲劫营失败的事情。

    后来李纲复职,金国退兵。

    种师道再申前议,劝宋钦宗乘金兵渡黄河时袭击,击溃金兵。这个说法和李纲就相同了。而且老种说这话,多少是有点把握的,毕竟老种人家是带兵打仗的人。但老种是否想过,灭了宗望,还有宗翰,还有完颜昌,还有斜也……

    这和澶渊之盟不同,澶渊之战的时候,寇准建议击垮辽国,是基于辽国倾全国之兵全力南下。当时辽国皇帝辽圣宗和承天皇太后都来了,只要干掉他们,辽国就完了。

    金国只来了宗望一部,灭了宗望的后果,大宋承担不起。

    金国退走后,钦宗皇帝担心种师道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将其免为中太一宫使,剥夺了兵权。

    到这里,按说就到了咱们书主线的时间了,但由于老种时日无多了,咱们一下说完吧。

    金兵退走以后,御史中丞许翰拜见钦宗皇帝,为种师道求情,请求恢复其兵权。

    此时钦宗皇帝也是主战的,但是他不太相信老迈的种师道了,说:“师道老矣,难用,当使卿见之。”

    许翰与种师道在殿门外相见。

    种师道也是伤心欲绝了,什么都不愿意说,有点“伍子胥挖眼挂东门”的感觉了,心灰意冷……

    许翰见老种不说话,便哀求说:“国家有急,诏许访所疑,公勿以书生之故不肯谈。”

    种师道见许翰说的恳切,才缓缓的说:“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

    好计策啊好计策,读到这段的时候,不由得在下击节赞叹。若此时在未的是后来的高宗皇帝,在下敢武断的说,大宋不会亡了半壁江山。可惜的是,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钦宗皇帝……

    钦宗皇帝也不是完全不识货,也觉得这是一条好计策,是加封种师道检校少师,进封太尉,换节镇洮军,担任河北、河东宣抚使,屯兵滑州。

    官封的真不小了,可兵呢?没有兵,你让种老爷子,自己上?

    种师道请求集中关、河兵力在沧州、卫州、孟州、滑州修筑防线,以防金兵再至。可是朝廷却主张收复太原,结果导致种师中战死、姚古战败。

    朝廷把锅甩给了种师道,认为战败是老种的问题,便召回种师道,派李纲前去。

    可是李纲也不是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