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第八章(第2/4页)  三国倾城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伯符并肩作战,在那之前,我空有一腔征战沙场的热情与抱负,却一直都很困惑,天下大乱,诸侯混战,而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又该怎么做。直到伯符写信给我,希望我能去助他一臂之力……”

    “你和孙将军的感情很好……”乔莞想起周瑜和孙策几乎形影不离,默默认同道,又有些好奇,“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周瑜看着远方的深蓝如幕的天空,思绪仿佛也飘向很远:“那年我十六岁,去寿春拜访叔父,在街头看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和一个小女孩拉拉扯扯,少年很凶,嘴里骂骂咧咧,女孩一直在哭,我以为少年欺负她,便上前一把推开了少年的手,拉起小女孩就跑,谁知那少年不依不挠,追上来对着我就是一拳,”想到这里他不禁失笑,“我当时也不甘示弱,毫不客气地回击了一拳,两个人便在街上旁若无人地扭打了一番,结果后来才知道,那个小女孩也是孙家的孩子,伯符是她的兄弟,那时他们一家刚搬到寿春,我看着眼生,才闹出这么个笑话……”

    乔莞也笑出来:“想不到你现在看起来这么冷静,当初也是个冲动少年。”

    周瑜眉眼间的笑意愈发浓了:“后来误会解开,我们握手言和,却发现彼此志趣相投,关系反倒是进了一步,我也没想到,我回舒城不久,伯符一家竟然也搬了来,我们成为邻居,此后两家便常有来往。”

    “总角之交,难怪情谊深厚。”乔莞笑眯眯地抚掌道,“也算是不打不相识的一段佳话了。”

    “伯符心忧天下,胸怀非常人所能及,他更懂我抱负,知我所求,我们的许多想法往往不谋而合,我视他如兄,如友,亦如君。”周瑜突然神情认真,目光坚定沉稳似夜色。

    乔莞虽不懂朝廷纷争,却也知道如今江山动荡,诸侯割据,短兵相接,只为在那版图上争得一席之地。她并不了解孙策,她不知道孙策的军队属于哪一方,也不知道和他们敌对的是谁,她只是相信周瑜,相信他所选择的主帅,相信他所胸怀的那个抱负与其他诸侯军队的都不一样。

    “能遇到惺惺相惜的知己也是一大幸事……”她沉思片刻,感叹道,又话锋一转,“只是,征战杀伐似乎并非你的本意……”

    周瑜闻言,意外地一挑眉:“哦?”

    “这《江海平》乍听之下似乎洋溢着开疆辟土君临天下的野心,可那高山流水的清音却暗藏脱尘出世之心,仗剑江湖的快意,可见,你的骨子里并不是真的愿意圉于沙场。”乔莞将自己听完琴音后心中所想尽数说出了出来,对方却并没有接话,安静了片刻,她疑惑地抬头,却见周瑜一脸震惊地看着她,幽墨般深邃的眼中涌动着难辨的情绪。

    她竟如此懂他……

    她竟能从他的曲中如此透彻地看进他的内心……

    周瑜的心不可抑制地产生前所未有的震动,似乎有某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在心底翻腾着破土而出。

    “周瑜,你怎么了……”见乔莞探究地凑近,周瑜眸光闪了闪,恋恋不舍地想把目光从她脸上移开,却发现根本做不到。

    “你怎么不说话了,嗯?”乔莞伸手在他眼前调皮地晃了晃,被他一把抓住,紧紧握在了手心里。

    “干什么啊……”乔莞脸一红,微微挣扎了两下,不好意思地扭过头。

    周瑜叹了口气,低低在她耳畔叹道:“琴曲易弹,知音难觅。没想到,你竟如此懂我……”他的声线深沉磁性,乔莞听了,只觉身子都酥了半边。突然心思一动,莫名地便想起那年扶花楼下,闻弦歌知雅意,白衣胜雪的翩翩公子。

    知音何其少,知音何处求……

    她情不自禁地认同道:“是啊,知音难觅……这种感觉我也亲身经历过,只可惜,或许琴音有缘人无缘……”最后一句变成喃喃自语,不觉有些怅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