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二节 引导舆论(1)(第3/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谈论战和,这些家伙就道德感爆棚,使命感爆棚了。

    张口闭口就是什么‘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蓄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

    简单的来说,就是反战。

    反战,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

    哪怕是主战的公羊学派,也是先将对匈奴的战争包装成复仇之战,找到法律依据后才开始鼓噪战争的。

    但这些家伙反战反过头了。

    连大是大非的立场,也似乎颠倒了。

    现在的对匈奴战争,可不止是复仇之战,更不仅仅是霸权之战。

    在实际上来说,它是场明战争。

    是野蛮主导寰宇,还是明教化天下之争!

    是游牧引弓之民获胜,还是农耕冠带之室称雄的战争。

    甚至,夸张点的说,它是生存之战!

    匈奴人,或者之后的无数在草原上此起彼伏,兴衰交替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上,直都在不断南下,袭扰汉家。

    同样的道理,汉之后的历代王朝,举凡有点志气的,都要北伐,驱逐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游牧民族。

    汉与周围游牧民族之间,在两千年的时光,杀的尸山血海,白骨累累。

    有时候,明战胜了野蛮,有时候,野蛮摧毁了明。

    宋朝的化经济和技术,够发达了吧?

    但它倒在了野蛮的摧残下,所有成果,付诸东流水。

    而在张越看来,现在是个绝佳的历史节点。

    个能够终结两千年混乱的时代。

    只要灭亡匈奴,汉家就可以在草原上,建立起全新秩序。

    因为,时机恰到好处!

    汉匈百年战争,打到今天这个地步。

    汉化和汉明,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草原上包括匈奴在内的无数部族。

    对于汉家制度和明、礼仪,草原上的很多人,都已经在潜移默化之接受了。

    证据就是,匈奴人在草原上筑城,甚至开始种田。

    大量的麦子和粟米,在草原上那些适合耕作的地区遍地开花。

    为了生存下去,匈奴人也在学习农耕。

    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打过去,征服它,将明传播过去。

    草原上的情况,就可能得到根本改变。

    但是,这是次明战争。

    所以,将会非常困难,非常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牺牲。

    若要取得那最终的胜利,汉室不仅仅需要在战场上打赢匈奴人。

    还要摆平国内的种种意见和思潮。

    所以,这是张越在试探,在试图引导舆论。

    但引导舆论,这是项技术活。

    需要耐心,更需要时间。

    “希望,能够激发起这些士子的探索精神……”张越在心里想着。

    门外的那些年轻人,无疑是具有极高可塑性的群体。

    他们单纯,充满理想,满怀热血,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被利益集团所裹胁。

    不会像那些大儒和既得利益者样,无论你讲什么,都装作听不见,听不懂。

    反正就和你胡搅蛮缠,撒泼打滚。

    故而,只要能顺利引导这些年轻人去思考。

    那么,未来的舆论,谁说了算,那就要打个问号了。

    伟大领袖以农村包围城市,赢得了天下,而张越这手,乃是要以寒门包围士族。

    用小地主来包围大地主大贵族。

    这舆论战争,打到最后,比的是谁人多,谁嘴巴多。

    ……………………

    不出张越之料,田禾刚刚将木板挂到张府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