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八节 浪潮(1)(第3/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署报效,提供不低于中国四百石官员俸禄,提供休沐日、岁可请一次送亲探访!”

    “此外,若君等愿意,侍中公保证,可以为君等联系、保媒一位乌恒贵女为妾……”

    众人听着,面面相觑。

    条件和报酬,当然是极好的。

    很多人都是怦然心动,激动无比。

    三年之后,必举为太学生!

    仅仅是这一条,就已经足够很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此赌上一把了!

    没办法,汉家入仕的途径,就那么几条。

    一为察举,一位訾选,一为萌举。

    察举,谁都知道,这是一条荆棘之路,没有大智慧大毅力大背景,一般人连玩的资格都没有!

    概因,一郡之地,每年就举那么几个人。

    而一郡之人,多则百万,少则十余万。

    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而且,察举的条件非常苛刻。

    就以孝廉为例,必须全郡知名,且无疑虑,才可能被举。

    这里的知名,指的是你在孝道和廉洁上的知名……

    就算过了郡国这一关,举入长安。

    你还依旧没有成功……

    因为,还有天下一百零三郡的英雄豪杰,正在期待踩着你上位。

    察举制度,艰难无比,坎坷至极。

    能走通的,没有一个是简单人物!

    至于訾选?

    就更困难了!

    訾选,顾名思义,就是比钱。

    别看訾选为吏的基础很低,三万钱的家产就可以得到资格了。

    然而……

    运作、打点、疏通关系、展示能力,最后得到肥差。

    这其中要花费的金钱,数以百万甚至千万!

    当初名臣张释之靠着訾选为郎,在长安为官,全赖其经商的长兄供养和支持。

    而其长兄乃是蜀中大贾,訾产千万。

    即便如此,张释之也曾向友人吐槽:久宦减仲产,吾欲自免归。

    一个千万訾产的兄长的家产,都因为其在长安为官,而陷入坐吃山空的地步,令张释之心生去意。

    那还是太宗时的故事。

    现在,訾选这条路只会更费钱,而不是相反!

    至于萌举?

    好吧,这条路倒是个捷径。

    但你首先得有一个两千石以上的高官或者关内侯、封君以上爵位的贵族的老爹。

    不然,哪来的回哪里去吧!

    也正是因出仕之路,艰难无比。

    很多郡国的士大夫文人,才会纷纷聚集到长安碰一个运气。

    希冀能得贵人青眼,从此青云直上。

    只是,能有这种运气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多数人,蹉跎长安,白首而归。

    如今,却又多了一条路。

    只需去乌恒之地,为大鸿胪衙门和张蚩尤做事三年。

    表现合格,就可以在约满后,得到一个举荐入太学的机会。

    优异者,更可以得到举为孝廉、贤良方正乃至于直接为大鸿胪官员、太孙官吏的机会!

    仅仅是这个机会,就已经值得无数寒门士子,为之疯癫了。

    更不提,还有俸禄,可以享受四百石官员的待遇。

    依照制度,四百石官员,月俸为两千钱。

    每五日可以休沐一日,还可以住高屋大院,享受下人、亲随服侍。

    这就很有诱惑力了。

    需知道,这居长安大不易。

    哪怕是郡国豪强子弟,在长安这么久,也早把盘缠花光了。

    如今,很多人的日子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