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八节 君前对奏(2)(第3/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哀平年间,西汉王朝最后统计全国土地、户口的数据显示当时,全天下共有垦田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有户千两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

    后世的章太炎认为西汉末年‘家给人足,天下艾安。’

    霓虹的汉史研究者内藤湖南甚至认为西汉晚年,民政正常进行,人民安居乐业。

    但就在这样强盛的王朝鼎盛之时,西汉王朝却轰然倒塌。

    王莽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篡取了西汉王朝的果实。

    而且,除了少数人和匈奴人反对,连刘氏宗室都闭上了嘴巴,接受了这个现实。

    以至于王夫之叹道:莽之篡如是其速者,合天下以奉篡!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个封建王朝已经天下无敌,内无大的内患,至于外忧?

    连匈奴人都已经跪下喊爸爸了。

    举世之,汉家拔剑四顾心茫然,只想高唱首无敌是多么寂寞。

    然而,西汉王朝,还是迅速的,忽然的,立刻灭亡。

    甚至没有流血就实现了政权更替。

    王莽篡汉,天下片欢腾,当时的士大夫和天下人甚至都觉得——俺们终于有救了!

    在向前推点,当王莽宣布自己拒绝接受汉天子赐给他的新野封地时,总计有四十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当时的王太后,定要王莽接受这个恩赐,不然他们就去北阙绝食抗议!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前张越不知道,但现在他很清楚。

    因为……

    公羊学派从来就不相信有什么千年不变的制度和万世不易的王朝。

    董仲舒老早就说了——从变从义,以奉人!

    更可怕的是,公羊学派的学者,充满了激情和对他们理想的追求。

    为了心里的理想和梦的追求,他们可以舍弃切,包括他们的生命。

    而他们理想,最重要的条叫做‘致太平!’

    看清楚了,是致太平!

    连小康和温饱,也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要求的是个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界。

    他们追求是个人民道德修养和水平都极高,几乎比肩**社会的社会。

    特别是年轻人和少壮派们,热血沸腾,难以自抑。

    从昭帝开始,直到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公羊学派的年轻人和少壮派们就不断鼓噪、串联和喧哗。

    发展到成帝的时候,公羊学派觉得——刘家已经不足以带领大家继续‘致太平’了。

    大家觉得,刘氏的制度和律法还有追求都太低级了。

    所以他们强烈要求换个人来,换个君王。

    而公羊学派强盛的时候,别说是公羊学派的学者了。

    连帝王都已经被他们忽悠瘸了。

    哀帝在世时就想着禅让给他的宠臣董贤……

    成帝晚年更是脸忧虑,曾经深深的觉得,自己是不是找个贤人来禅让?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夜之间,西汉王朝变成了新王朝。

    不然你以为王莽篡汉,为什么国号要叫‘新’?

    而不是其他什么?

    因为,他要迎合社会的这种诉求和希望。

    他要将自己塑造成公羊学派希望和要求的那个圣王,那个带领天下人走向大同世界,开创太平盛世的圣王!

    知道了这些,再去看王莽改制的那些改革方案,你就能知道,王莽其实不是穿越者。

    他只是被公羊学派架到了火盆上。

    天下人给了他那么高的期待,给了他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