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节 战争与和平(1)(第3/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横家们的教育?

    “将军,都护命我前来请示您——大宛,我们就真的坐视不管了?”常惠试探着问道。

    “怎么可能呢?”张越笑了起来:“自古以来,王者伐无道,拯溺民,从来久矣!”

    “仁,王之德,天子之道也!”

    “吾受天子诏,为陛下守边,自当秉天子之德,播中国之政于远方!”

    张越说到这里,嘴角微微翘起来,脸上更是一副悲天悯人的圣人模样,感慨着道:“今宛王虽无道,失其信义,背主谋叛,其罪大焉!然其民何辜?”

    “吾实不忍,大宛之民,受刀兵之戮,被水火之灾也!”

    “续将军……”张越看向续相如,对其道:“传本将命令,立刻遣使告匈奴主、乌孙昆莫,曰:中国素尚君子仁义之风,所谓君子,谓之有仁心哉!故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今贵国将兵欲伐大宛,吾国不愿干涉,然则,兵戈之间,难免伤及妇孺,水火之中,不免殃及无辜,吾国独念生民之艰,百姓之苦,乃告贵国:万请持之以君子之风,行之以先贤之道,以仁义之师而自省,以不重伤、不擒二毛为要!”

    续相如听着,眼睛都瞪了起来,不免疑虑着道:“将军,他们会听您的吗?”

    “照做就是了……”张越轻轻笑着:“至于他们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情……”

    一个真正的帝国主义者,自然要学会双重标准,还得又当又立,宛如白莲花。

    更重要的是——得学会强行将自己的规则、标准,强加给其他人遵守!

    你不遵守就打你!

    而且是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打你!

    未来史书上,谁见这一段,不得赞一句大汉王者之风,仁义之师呢?

    续相如只好将自己的话咽回喉咙里,诺了一声,便去执行。

    数日后,张越的这道文书,就被使者送到了匈奴统帅王远手里。

    此刻,这位左大将,已经率部,抵达了郁成城的外围。

    大宛军队,已经放弃了在野外与匈奴军队开战——过去数日,他们曾尝试过,在原野之中,与匈奴骑兵列阵而战,但结果却是一败涂地,除了丢下一千多具尸体外,没有任何作用。

    于是,他们只好龟缩进郁成城坚固的城市里,妄图依靠坚城要塞,阻挡匈奴军队前进的脚步。

    但王远岂会让他们如愿?

    一方面,他命令仆从军,砍伐郁成城附近的森林,以制作攻城器械,另一方面他派出他麾下最精锐的坚昆骑兵,绕过郁成城,截断其与贰师城、贵山城之间的联系。

    同时,他还下达命令给各仆从军——郁成城陷后,三日不封刀,各部可自由活动,各取所需。

    顿时,就将士气提振到最高点。

    他麾下的匈奴骑兵就不说,西域诸国的仆从军们,简直跟疯了一样,对他的命令的执行度更是达到了百分百的程度。

    近乎可以称得上是如臂指使!

    比起曾经与汉朝作战,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但……

    就在这个紧要时候,那位鹰杨将军的文书,不期而至。

    作为汉降将,王远自是可以无障碍的阅读、理解和认识到这些文字里传递出来的东西。

    “这位鹰杨将军英候,是读《春秋》读傻了?还是看《论语》看傻了?”他抿抿嘴唇,忍不住吐槽起来:“居然连这种不要脸的话都说的出来?!”

    自古两国交兵,谁讲过仁义道德?

    还不是无所不用其极?

    便是那位鹰杨将军自己,不也在其著作里大肆宣扬:在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里,由仁慈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惜一切,不惜流血的使用暴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