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六十八节 疏勒会战(2)(第2/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去联络卢绾、韩信,终于,太宗时,弓高候韩颓当率部反正,先帝时,卢绾后人率部归义。

    若这两人距今较远,不能算数。

    那么赵破奴父子呢?

    匈河一战,赵破奴父子尽丧汉家两万精骑,父子二人为单于所得。

    他们在匈奴单于庭,被扣押、软禁的时间长达数年,直至李广利发动天山会战,终于觅机逃回汉家。

    在这期间,有关赵破奴父子投降匈奴,为单于臣子,甚至给单于筹谋划策的传闻从来不绝。

    但……

    天子、朝堂,始终没有加罪赵破奴宗族家人。

    甚至,依旧给与赵破奴老母及妻小俸禄,依旧准许他们留居长安,享受将军家属待遇。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单单是李陵,为什么会是他在战败被俘后短短数月,就宗族被诛?!

    李陵自己自然是满腹冤屈,多次对汉使以及苏武等悲戚哀怨,甚至做了许多诗赋,来表达自己想当忠臣,却被命运推到了如今局面的情感与心理。

    可惜,李陵忘记了,他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

    那浚稽山中,五千江夏亡魂,那些死战不退之士,那些为了他甘冒锋矢,不顾生死的部将们。

    成安候、前都尉韩延年,是李陵的生死之交。

    兵败之时,韩延年与李陵约定,共赴死难。

    结果,韩延年英勇战死,鲜血就在李陵面前流淌。

    而李陵却在至交好友的尸体面前,在匈奴单于身前,翻身下马,跪地请降!

    再想到,在这之前,李陵所说的那些话,慷慨陈词的那些内容。

    李陵自己不觉得羞愧吗?他对得起那些在他的言语下,随他战至最后一息的江夏将士们吗?

    还有,李陵自己委屈满满,但浚稽山中被他泄愤而杀的那些军妇们就不委屈了?不冤枉了?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细枝末节。

    李陵悲剧的真正缘故,张越其实早就知道了。

    性格!

    他得罪了几乎所有人!

    开罪了几乎全部人!

    他在酒泉、武威练兵,和李广利天天打官司,闹到天子面前,不止一次两次了。

    每一次,李陵都说‘贰师将军打压臣’‘朝中某些人,嫉妒臣’‘丞相与贰师将军同流合污’。

    他总以为,自己有才华,有能力,所以地球应该围着他转。

    典型的中二思维。

    于是,他落难之日,墙倒众人推!

    所有人都过来踩他一脚,除了太史令司马迁等少数人外,朝野上下,一个给他说话、解释的人都没有!

    更遇到了公孙敖这样的人,其悲剧命运于是早已笃定。

    张越在心中想着这些,已是有定计了。

    李陵的性格,倨傲而自大,又脆弱而敏感。

    他或许才华横溢,或许军事天赋杰出。

    但有这个性格弱点,注定了他将天生为人所制——只要熟悉他的为人,就完全可以牵着他的鼻子走!

    就如浚稽山之败,表面上看,李陵败于为匈奴重军围困,又被叛徒出卖。

    但实际上,败于性格!

    他太骄傲,也太自大了!

    一个连将军衔都没有的年轻人,却不肯给李广利当后勤官。

    不知道要学习、积累经验,总想着一步登天,或许君前夸下海口,信誓旦旦,拍着胸膛立下军令状,不顾客观现实。

    于是,即使其不在浚稽山为匈奴所围,也一定会在战场上,为匈奴所败。

    无他,准备不充分,积累不足够。

    又没有做好敌情准备,贸贸然就带着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