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两百二十三节 不甘(2)(第3/4页)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从舅父与父亲的对谈他得知,他当初的‘宽仁之政’导致的后果是——至少数百名杀人越祸,无恶不作之徒,得脱牢笼,而且,这些人里出狱后改过自新的不足一成,余者,非但没有被感化,反而变本加厉,三月之间,仅仅是关中,就有百余无辜之人,因这些脱逃囚笼的恶棍所杀,数百家庭破碎。

    但,刘据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他反而相信,若是自己执政,潜心教化,说不定这些犯人大部分都会改过自新——没看到,数百无恶不作之徒,也有数十人真的改过自新,不再犯罪了吗?

    这就是德政的力量啊!

    唐虞画衣服而民不犯,不是传说,而是真的可以实现的!

    刘据又想起了自己南下治河,躬身理政,日日夜夜,忙碌不休。

    两年之中,就完成了会稽围湖工程,又疏通、开凿了渠道数百里,更开始了引淮入汴的宏伟工程。

    齐鲁吴楚河洛士人百姓,纷纷歌颂他的丰功伟绩。

    在关东,他俨然成为了禹皇再世一般的明君。

    可……即使如此,在父亲眼里,他的成绩仿佛一丝不见,反倒是缺点暴露无遗。

    先是派人赐死了陪伴他二十余年的老师、太傅以及许多身边近臣。

    接着,似乎还不满意,居然赐给坐镇河西的鹰杨将军一道密诏,竟是打算就是死了,也不肯让他放手施为。

    如今,更是当着文武大臣诸侯宗室的面,公开讲出了‘乱我家者,必太子也!’这样的话。

    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他羞辱和不忿的了。

    深深的失败感,加上耻辱感,让刘据再也无法冷静。

    “太子啊……”天子却是摇了摇头,心中同样充满了失败感。

    数十年的培养,数十年的心血,最终就给了他这样的一个继承人。

    一个看上去不错,实际上肯定会毁家亡国的太子!

    “朕去岁曾让天子在石渠阁读史,太子都读了些什么史啊?!”

    “太子即使没有认真读史,难道,连《诗》《》的教训也忘记了吗?”

    “三王之德,何其休弘?三王之政,何其光大?然,夏政亡于桀,商政毁于纣,而周政灭于幽历……”

    “故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故秦二世失德,高帝斩白蛇起义而有天下,天下人不以高帝反秦为罪,反以为义!”

    “而何谓‘仁’?何谓‘义’?太子可知?”

    刘据昂起头,答道:“回禀父皇,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故仁必及人,义必由中断制也!”

    “呵呵……”天子笑了:“此凡夫俗子,士大夫公卿之仁义也!”

    “非天子君王之仁义也!”

    “天子君王之仁义,太子可知?”

    天子没有等刘据回答,就道:“天子之仁,以生民为最,是故太宗教曰: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天子之仁,在养民、生民、活民而已,故天子以天下为家,命太子舍其小家而守天下,群臣乃谓太子:家上也!”

    “而天子之义……”天子猛然直起腰杆,一下子就变得精神抖索起来,他握着自己的剑,道:“宰执阴阳,和合五行,令上下不离其序,贵庶无伤彼此!”

    说到这里,天子眼中难掩失望之色:“太子何故舍本逐末,弃大仁而用小仁,去大义而从小义?”

    “所以朕说:乱我家者,必太子也!”

    “太子可服气?”天子目光灼灼看着自己面前的儿子。

    他终究,还是爱这个长子的。

    所以,愿意给他机会,给他犯错和试错的机会。

    只要他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