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2、外行的指导(第2/3页)  农门田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上的城池,周围的民众来往还是很友好的,只是如果打仗的话,还是要防范一二的。

    何况到另外一个国家去,还是要本国人做事才方便的。就象当初她们推广彩妆,都是采取与当地人合作的方法,谁不知道利益独享最多呢,不过强龙不压地头蛇,本地人能够解决的事情,比外地人拿着钱找不到门路要容易的多,还是共赢的好。

    徐玉兰本来就是李国人,当初是家里要让她嫁个老头她才跑出来投靠了徐屠户,由她去探亲,真是最好不过的理由了,嫁得好的女儿回娘家帮衬一把,什么旧怨都会消了的,拉拔娘家那更是让人羡慕的事情,只是徐玉兰现在与秦大在京城里管着事情,而这事情怎么都有些风险,她有家有子,也不可能让她去做,这人选,就要仔细斟酌一下才好。

    不过这个可以稍稍押后,招弟努力把跑偏的思路拉回来,群众基础说了,根据地说了,还有什么?对了,军队本身!

    “这练兵的事情,我就更是不懂了,不过我想着,哪怕以后会扩充无数的军队出来,最开始跟着的,才是手里真正掌握的对吧,那这支队伍最重要的就是忠心了,你看我们庄子上,当初教他们识字不过是顺手为之的事情,但是教出来的人对我们山庄的归属感特别强,我觉着,练兵之余,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教教这些基础的东西,顺便可以给他们讲讲道理啊,最好是有一些识文断字的人,不定时的重复的讲,国家这么乱,民不聊生的,谁没个亲戚朋友的?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打赢了,换来的就是一个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娶得上媳妇养得了孩子的盛世,长年累月下来,士兵自己从内心感到自豪有归属感,真比拿钱买命强。”

    招弟本来还想讲讲军训学到的一些,转念一想自己有点傻了,这时候的练兵更注重实效,临时拉个队伍出来,磨合的同时,就是靠教阵形队列拼杀一遍一遍加强记忆的,服从哪有不练习的呢,冷兵器时代,谁都知道,多练一分,战场上就多一分活命的希望的。

    时间过得太快,好像还有好多重点没有说到呢,就到了晚饭时间,吃过饭,就得打道回府,而招弟心知肚明,带弟他们紧跟着就要走了,现在想想,也许就是因为要等着她成亲,带弟才一直留在这里的,想想她一直在慢慢增加的训练量,招弟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清楚“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的伤。

    无知无觉的自己那时候真快乐啊,回到王府,招弟跟自己怄着气,还得尽早的把计划制定出来,不管是谁的时间,都紧着呢。

    唐珩安与她相处这两天,对她的了解那又深了一层,她高不高兴,哪怕面上不显,他还是感觉到了,去书房处理今天的公务之前,先关心了她一下:“怎么不高兴呢,你要是想弟弟妹妹了,这里离得这么近,我们又不是在京城里,你要是想了随时都可以去看他们的,哪用得着自己在这里难过呢。”

    这真是意外的宽宏大度了,起码这在之前,招弟是想都不敢想的,那对她将要做的事情,真是方便太多了!

    高兴之下,招弟毫不害羞的热情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感谢,自从那天的羞涩破功之后,他们俩人现在有一种比着看谁脸皮厚的架势,当然,仅限于在内室,外面,两人还是各自维持着自己一高冷一矜持的人设的,这也导致,只要他们回屋,是不要人在屋内侍候的。

    唐珩安心满意足的去书房了,招弟也拿出笔来开始做计划。

    关于家里产业的增长,他们一直都有规划的,但是招弟开始设想的改良品种,建立立体经济林,都是需要时间才能做出来的,她现在,需要的是挣快钱。

    还有一点,他们现在的产业以唐国为主,也不能只挣唐国的钱然后全都花到李国去是不?

    看唐珩安的态度,他不可能知道今后带弟的去向,但是也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