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过规模太小,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地方,于是花间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都说自己是扬州人。
路上,老王问花间发生了什么事,花间就详细地跟老王讲了一个故事。
花间他们村里有个老学究,应该是一九三几年出生的,反正现在已经快一百二十岁了,相当高龄的一个老者。
这个老者曾经做过私塾教师,对古代文学非常精通,村里人都叫他老学究。
老学究思想比较古板,对儿子的要求非常苛刻,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全都跟他闹翻了,老死不相往来。
老学究孤独一人生活,还好他注重养生,身子一直很结实,又由于做过20多年的国家教师,一直拿着丰厚的退休金,生活倒是挺有保障的。
花间的父亲是上门女婿,他随妈妈姓,花间没有舅舅,而他就成了单传。
不过花间有个姐姐,按政策来说,是不容许有花间这个人出生的。
老学究对于传宗接代的思想比较坚持,决定帮花间的父母申请第二胎的资格。
老学究不愧是老学究,他上下奔走了接近一个月,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终于获得了这个第二胎的名额,后来,花间就姗姗来迟地问世了。
花间的出生毕竟跟老学究有相当大的关系,老人家的子孙也都不认自己了,他就把花间当做自己孙子一样来喜爱,退休金倒有一半用来给花间买吃的和玩的,花间的童年也因为这个老人而精彩了许多。
花间长大一些后,学究又开始教花间各种古代文辞,还教他写毛笔字,这些已经被大部分人遗忘的传统文化在学究这里保存的非常完整。
花间那时候还小,心思总放在玩上面,可没少被学究训斥,但毕竟有了两个儿子的前车之鉴,学究再怎么生气,从来都没打骂过他。
花间在车里念起种种往事,眼眶不禁湿润了,老王在一旁听得也是唏嘘不已。
老王开着车绕进了高速,全程150码+的车速,2个小时后从高速拐下来,进入了花间的家乡。
下高速的地方属于郊区,离花间家不远,不过开到花间家足足花了40分钟,花间三次指路发现路都断了,有的在造桥,有的前方施工,老王算是彻底服了。
最让老王无语的时候,越接近花间家的时候,那路越难走,坑坑洼洼,老王的科迈罗底座比较低,他分明听到底座不断跟地面接触的声音,可把他心疼死了,他心里一个劲地自责:“为毛劳资没开路虎过来。”
就在离花间家三里多的地方,老王的车停下了,前面的路是羊肠小道,他实在开不进去。
好在花间叔叔家门前场地够宽敞,花间跟叔叔和堂哥关照了一声,就把车子停在了这里,二人一起背上背包,踏上了羊肠小道,往南走去。^-^窗^-^
第二百五十六章:花间回家(下)
这条羊肠小道到后面变得宽阔了一些,两旁全是郁郁葱葱的杨树。
据花间说,这里在5月份的时候,杨树开花,洁白的杨絮漫天飘dàng,能在地上积起厚厚的一层,就像下雪一样,非常漂亮。
老王听得有点神往,暗暗决定明年5分月一定要带佳佳个小雅来这里看杨树开花。
一路欣赏着田园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花间家门口,很古旧的院子,很破旧的门。
门开着,当他们走进去的时候,一个老人迎面走了过来,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看上去估计有六十岁了。
老人看到花间立刻咧嘴笑了起来,花间叫了一句:“爸。”
老王惊讶万分,他实在没想到花间的老爸年纪这么大,惊讶归惊讶,老王还是很有礼貌地行了个礼:“伯伯好。”
“嗯,好好,家来就好。”花父笑得很开心,他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