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3.第203章 论文发表(第2/3页)  国家制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载人航空时曾经提到过这项技术,但季椽不记得是哪年研究成功的了。

    “嗯,老师最近的研究项目与这有关,自从非核电磁脉冲的研究结束后,他就一直想再研究出一种脉冲武器。”说到武器,宋冀宁兴致勃勃:“看着吧缘缘,我们打算再研制出第三第四核武,到时绝对能威慑全世界,让那些国家不敢再指手划脚。”

    “哦”季椽看着两眼放光的小宋哥,不忍心告诉他,这项技术是属于航空航天的。

    不过用于载人航空和宇宙空间站也足以威慑世界啦,嘛,反正差不多,就由着他们幻想吧!

    其实除了这几篇论文外,季椽和宋冀宁私下里还分别写过几篇论文。是在研究院做研究时,为了记录实验资料而写的。

    一开始只是《虚阴极现象的物理解释》c《虚阴极的单电荷层模型》c《同轴虚阴极震荡器的数字模拟》等等,随着研究越深入,写得也越深入了。《中磁通压缩发生器的动态电感分析》c《电磁内爆型脉冲压缩研究》c《磁通压缩发生器回路暂态分析》,核心研究都写出来了。

    写归写,两人却知道这些技术不能外传,只是交给各自的导师看过,然后被两位导师收走了。

    “等到能发表的时代,我会帮你们发表的。”

    两位导师如此说,季椽和宋冀宁也只能等着。

    季椽回忆了一下电磁脉冲武器的历史进程,从60年代开始研制,至90年代获得高速发展,后普及至世界主要国家,技术不再成为秘密,差不多到2000年。

    少说也要等五年。

    嗯,不过也没什么,他们写论文只是研究到一定进度,习惯性的做总结罢了,并不是非要发表不可,没有就没有吧!

    这次电磁脉冲实验结束后,他们已经拿到第二枚国家极勋章了!

    荣誉够多了。

    在季椽两人的论文相继发表时,南海的导弹实验也成功结束。在试射之后,就是数据记录以及军方武器更换的评估等事项了,这些工作与季椽和宋冀宁无关,是属于军方内部资料,两人的导师也不参与,确定工作完成后,他们就带着学生乘军机离开了。

    临行前,宋冀宁与钟涛教授约好一个月后前往他那里帮忙的承诺。

    这是在发表论文后,取得陈院士同意的。因为陈院士打算在忙碌那么多年之后,给自己放个长假,所以给宋冀宁也放了个假。他只能利用这段假期去履行过去欠下的劳动债务。

    季椽也得到了同样的假期,两人都做好了一起回家的规划。导师也答应南海回来后就给他们放假,谁知刚回到研究院,两位导师就接到了来自中科院的军工研讨会邀请函。

    军工科研界的发展和过渡向来很平稳,进入需要严格的考核和政审,不管是留学归来还是博士毕业,进入军工部门后,全部要跟在师父身后学习,之后才会慢慢过渡的将职务交给年轻人。

    所以尽管国内军工研究员很多,圈子却显得很窄,哪个部门有什么人,新进了哪个徒弟之类的,大家都差不多知道一些。

    唯独突然出现的季椽和宋冀宁。

    完全不知道这两人是哪来的,以前完全没听过声响,突然之间就发表了好几篇高科技论文。其技术涉及面之广,科技含量之高,内容深度之渊,实在是令人瞩目。

    当发现他们的导师分别是李院士和陈院士时,军工科研界更加沸腾了。

    这两位十多年没收过学生的老科学家,前几年突然消失无踪,再现身时居然分别收了两名弟子,如何让人不好奇?

    李院士和陈院士本来就打算在科研界给学生扩展一条名望的道路,此时接到邀请函,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正在收拾行李的季椽和宋冀宁被迫停下,再度登上前往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