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默默离境(第1/3页)  俊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机要处形成的结论后一个月,吏部下达到各地的官员调整调令被盖上大印后,正式发出。

    这些调令都是由吏部自己专属的的驿卒,快马加鞭地通过五百里加急由上都向各地依次送出。

    这一日公文传达到施恩县县衙时,所有人恰好都在。

    巴图尔不愧是情报出身的,短短一月之间,通过不懈的上下活动,就给胡镇纳捐到了施恩县主簿之位,也是在几天前,胡镇的任命书刚刚到达。因此众人这一日都是聚在县衙后厅,商议今后的安排。

    县衙前堂如此便是显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四乐一人独自在门口等候驿卒。往常这时间点,应该是驿卒前来发送本县公函的时辰。

    不过当四乐看到随着驿卒而来的,还有施恩县的上级州府--恩川府的知府、同知、通判等一众老爷时,脸一下就被刷成了白色。他平常就比较胆小,见到这样的阵势,还以为本县出了众大变故,是以连基本的礼仪也顾不上了,连滚带爬地便是向后堂跑去报告。

    郭平是边跑边整理着官服,急匆匆地出来迎接,身后是此时已成为了本县二号人物的胡镇,也是一瘸一拐地跟着,这场面着实有些狼狈。

    不过恩川知府却是笑嘻嘻地,丝毫不介意他俩衣衫不整的样子,甚至还有些殷勤地阻止了郭平的行礼。

    接下来,知府是当着众人的面,严肃地宣读了吏部调令,这调令上针对郭平的调动内容自不多说了。

    知府宣读完后,面带巴结地将文书双手递交到了郭平的手中,语调中不无羡慕地说道:“当初郭老弟一到任,我就就觉得你非池中之物,飞黄腾达是早晚的事。日后有了好处,还请别忘了老哥啊。”

    与他同来的同知、通判等人在后面更是一通夸耀,这与他们之前对待施恩县的态度可谓是天壤之别。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们势利,一个小小的八品县丞,不到两年的时间竟然一跃而成为正五品的知府,且知的又是九省通衢的重地,换做是其他任何一人,都不会不去想想他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势力。

    郭平接过文书,是用尽全力在掩饰因为极大的惊讶而显得有点颤抖的身体,就连拿着文书信封的手都因为太用力,而显得关节暴涨、手指发白。

    不仅仅是他,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讶异万分,简直不敢想象,一时间竟然无人上前和知府回话。

    还是钱师爷最先反应过来,先是轻轻地拉了拉郭平的衣角,提醒了他不可失礼,又是低声吩咐郭伍先去把凤鸣楼的大师傅请来,又让四乐立马上街采购食材。

    郭平如此也是反映了过来,忙说开了一些场面上的套话,道些不敢等。

    奉茶切磋,讲了些在本县受了各位老爷的关照和帮助等等,接着便是酒席上的一通觥筹交错,直到喝得众人称兄道弟才算罢休。

    等酒足饭饱的诸位上级老爷满意地坐着竹竿抬轿离开之后,众人又是在书房坐定,开始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着,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吏部下达的调令上面,用端端正正的正楷写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等等事项,施恩县、汉昌府、郭平的名字、报道日期等等写的一清二楚,还有吏部尚书马弥的官印盖着,货真价实,绝不可能下错了。

    郭平是把公文翻来翻去地看了好几遍,想找些纰漏或者调动自己的真实目的的蛛丝马迹,却愣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抬头望向了钱师爷,却见他也是低头不语,似乎陷入深思。

    这二人不开口,其他人自然更是不发一言,书房顿时陷进了沉默的气氛中。

    良久,老钱站起身来,淡淡开口道:“东家,现在看来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照我的看法,东家还是应该按照调令先准备赴任。胡主簿刚刚上任,看来我得先留下辅佐一段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