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十字箴言(第1/3页)  俊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亦文听此一问,疑心顿起,是朝着郭平上上下下扫了好几眼:“听郭兄的口气,好像是吏部天官一样,就算是皇帝老爷封官也没有封的这样爽快的吧?”是时大齐王朝的百姓们把吏部中担任侍郎以上官职的人都换做“天官”,以视吏部为六部之首,直达天听。

    郭平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陈兄别多心,我并不是汉昌府衙门中人,和那李之浩更是一面都未曾见过,和他绝无关系。”他现在还没正式上任,因此还不算汉昌府的知府,这个解释也算不上是故意欺骗陈亦文。

    陈亦文却道:“切!你这解释真是多次一举。我从下便是生活在这里,看尽了这里的大江东流日千里,吃遍了这府下的汉昌鱼。实话说,你就算是皇子,我也不怕。唉,胸中自有百千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真是可叹,可叹啊!咦,你刚才要问什么来着?哦,对咯,你说我要是这汉昌知府,该如何为好是把?”

    “正有此一问。”

    “哈哈哈哈!”陈亦文扬天长笑不止,待得平静下来后,道:“这个问题你还真问对了。依我看,要治好汉昌府,就十个字:除旧、稳局、扫黑、市政、通商。”

    “哦?烦请陈兄具体说说这十字何意啊?”郭平听了,深感这十个字不简单,背后定是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体系,心急之下,忙急切地追问道。

    陈亦文见他这幅急切的神情,却是颇为古怪地看着他,想了想后若有所思地道:“听说接替李之浩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而且是从本省的施恩县县丞的职位上,直接提拔上来的。郭公子不知道听过此事没有?”

    郭平搓了搓手道:“我刚从武当山上下来,对汉昌府的消息么,当然是没有陈兄掌握得多咯。”这回话牛头不对马嘴,可也只能是郭平所能透露的最多真实情况了。

    陈亦文焉能听不出这是一句指东道西的废话,便也打起了马虎眼:“昔者刘皇叔三顾茅庐之后,才有三分天下的隆中之对。汉昌府虽小,可也是国之重地,郭公子若是想要获得真言,那也不急于今日一时。不如等进了汉昌城里之后,细细准备一番,我们再多多详聊如何?我家就快到了,今日不如就到这里吧。”

    郭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前方城墙处有一小村落,陈亦文此时指的,便是那村落里的几栋小草屋。

    草屋虽是简陋,可看去却也被收拾得庭院整洁,颇有古风。

    “你倒是学起了诸葛孔明,那是想让我做刘备咯?不过也对,来日方长,今天确实不急!”郭平心里一盘算,便也是拱手道:“如此,那便依陈兄所言吧。今日得见陈兄,实乃幸甚,他日必定上门拜访。”

    二人心里今日虽然相谈甚欢,可都有所保留,并未知无不尽,接下去二人便是在城门边到了分别。

    终于走到了汉昌城之下,郭平看了看眼前的城门,上面写着“文昌门”三字。是时城西通行,都赖此门,当年郭平前往施恩去赴任,也是由浦定北从此门送出城的。

    因此此门行人众多,长年熙熙攘攘,可说就是汉昌城的西大门。汉昌府府名中的“昌”字,传言便是取自此门。

    郭平整了整衣裳,正要迈步进城,却只见门口站着的两个守门兵丁,朝着自己喊道:“哎,哪个哪个谁,你站着!”

    “我?”郭平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有点惊讶地问道。

    “对,就你,过来过来!”两人中一个稍微胖点的兵丁道。

    “叫什么?打哪来?到哪去?身上带了什么东西?”那胖兵丁斜靠着门洞里的城墙,待郭平到了眼前后,一连串含糊不清却又熟练万分的问题脱口而出。

    郭平却不着急回答,反而问道:“敢问兵爷,是小的有什么问题么?”

    “你这身打扮规规矩矩,问题倒是没有,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