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章 晚育更有利?(第2/3页)  大唐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也觉得早嫁人生子理所当然。”长孙皇后先肯定李二爷,又表达自己站在丈夫一边,软软的语气让李二爷倍爽。给李二爷倒上杯茶,“归唐自极西归,看事的角度或许与我们有偏差,才会有不同的看法,倒不一定是错的。”

    “臣妾刚嫁给二郎时,也曾有忐忑,尤其是怀有承乾时,看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既期盼又害怕,期盼孩子能健康落地,又怕临盆时难产。”长孙皇后回忆起自己的过往,把当时的心情诉说出来,“臣妾当时没少烧香,虽费了些时候,但幸好一切顺利。”

    “观音婢受苦了。”长孙皇后临盆时,李二正在外面征战,未曾陪在身边。一直以来,李二爷未曾听长孙皇后抱怨一句。首次听到自个媳妇说这些,他还是觉得有些亏钱,拉着长孙的手轻轻地拍道。

    “臣妾不觉得苦,能嫁给二郎,臣妾觉得已经很受上天眷顾了。”长孙皇后宛然一笑,端给李二爷一杯茶,继续说道:“二郎喝茶。臣妾当年见过流民,也施过粥,百姓家十二三岁的女孩子,看上去像七八岁,头发黄,身材干枯瘦小。臣妾从小锦衣玉食,个头比同龄女孩子都高一头,过了二八年华才添的承乾,那时候临盆都难,那些百姓家的媳妇估计更难吧?臣妾记得豫章她娘临盆的时候刚及笄,豫章出生时也才五斤多一些,但她还是没能过了临盆这一关。”

    “唉,观音婢说的有理。”李二爷将茶一饮而尽,也不嫌烫,“是朕当初考虑不周。”

    “二郎不必心焦,妾身说的这都是十多年的事了,那时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现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想必会比那时好很多了。”长孙皇后安慰李二道“也不能只听归唐一家之言,说不准和年龄没关系呢?”

    “朕不是听不进逆耳忠言,观音婢不用给朕宽心丸吃,朕回头让民部核查一番。”李二爷哈哈一笑。

    李二爷是个想到就干的人,当天就把民部尚书唐俭给招呼来了。李二爷驾崩前,一直是称呼“民部”,他自己没觉得有啥需要避讳的,等李治上台后才改为“户部”,并沿袭直皇朝结束。

    民部本身就有统计人口的职责,只是以前统计比较笼统,不会分的这么细。唐俭是去年刚接任民部尚书一职,业务不甚熟练,不过接到自个扛把子分派的任务还是痛快的应承下来。一把手都是通观全局,具体业务有副职去做。

    唐俭乃官宦世家出身,他爹曾执掌禁卫军,李渊揭竿而起的时候响应很及时,而且唐俭在李二爷未曾是个爷的时候,俩人关系就很好,标准的发小,所以尽管唐俭眼高手低,李二爷也非常容忍他,最后还混了个二十四阁臣。唐俭身为国公、民部尚书,之前与晋宇并无交情,自是拉不下面子去请教晋宇,所以这事交给副职去做就是顺水推舟的事了。

    唐俭的副手叫王睿翔,临近花甲之年,白胡子一大把,非氏族出身。在杨颖她爹那朝靠科举从底层踏踏实实做事,一步步熬靠到如今的位置,具体的业务交给王睿翔,唐俭也是很放心的。

    官场的消息传得很快,因为牵扯到民部的业务,所以王睿翔也曾留意过外面传的晋宇那些话。在接到唐俭分派的任务后,王睿翔觉得有必要先和晋宇沟通一下,他没把面子看得那么重,当天下午就让随从去晋家庄送了名帖,非常正式。

    收到王睿翔的名帖,尽管没交情,晋宇还是很正式的准备会面,无论是年龄,还是言行,王睿翔都有值得尊敬。在王睿翔登门时,亲自去门口迎接。

    王睿翔开门见山,将原委告知晋宇,尽管品级比晋宇高一点点,但姿态摆的很低,直言恳请不吝赐教。

    其实晋宇在秦怀玉大婚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就明白肯定会有这么一天,只不过他没想到是这么一位认真的老人过来和自己探讨。他当初说那番话出发点也很简单,只是想隐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