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完全没明白这次家访有可能给我带来深远的影响。为了维持一个父亲照顾好家庭的尊严,让到访的职工觉得他的小孩生活在一个不错的环境里,在整个家访的会谈中,他一直试图作出全家人的生活还算富足的假象,还特意地把一条毛巾盖在破烂的沙发上,不让人轻易发现我们家庭的困境。家访过后,我们才明白这次家访的目的。我们就这样诚惶诚恐地过着那个暑假,深怕暑假过后,便再没有机会再接受资助了。否则的话,我很可能要中断我的学业--然而,上天再一次地眷顾了我,资助没有被取消,我可以继续我的学业了!
第8节:贫穷--并非宿命(4)
从小学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一家离家不远的中学,这家中学与宣明会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我仍然可以每个月得到资助。这开始了我每个月坐着公jiāo车到宣明会在尖沙咀的总部领取学费的经历。每一次我都要坐大约一个小时的车,到达后在宣明会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排队,时间不会太长,但每一次拿到学费后都战战兢兢,惟恐在某一刻失落了。幸好,宣明会的职工对我们非常好,亲切而耐心地询问我们学业的情况,还不时送给我们宣明会的月刊,名字叫做《突破》。那里记载着不同国家的贫困,饥饿,和很多跟我一样的小孩在上学过程中孜孜不倦的积极故事。也正是这本月刊,启蒙了我对世界的认识。
时光荏苒,一转眼,九年过去了。香港的经济也在数年间开始了腾飞,而因为种种原因,宣明会退出了香港,而我也与我的助养父母从此断了联系。只能有时翻出他们的旧照片,怀缅一下。当时的我,在年龄的许可和经济环境的好转下,开始了半工半读。为自己挣取学费的忙碌生涯,一直到后来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充满挑战和机会的工作,拥有了稳定收入,正式成为了一个踏实、向上、努力而有用的人。童年时代的混乱噩梦,社会底层的艰苦经历,都成为我积极奋斗、努力工作的动力。匆匆的脚步从此时开始未能稍缓,直到有一天。
那一年,我二十多岁,就像每日搭地铁奔忙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之间的年轻人一样,我忽然看到一则地铁广告……"宣明会"三个字令我震撼!一直未曾停下来思索过人生途径和人生路线的我,虽然不曾清晰地知道,潜意识里却也明白,"宣明会"三个字与我,是多么关键的人生转折,又是多么大的恩惠和幸运!仔细阅读广告,才知宣明会又回来了,但这次,他们不再回来资助香港的贫困学生,因为香港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不再是需要帮助的贫困地区;相反,香港经济腾飞,富裕阶层越来越多,俨然成为了亚洲首屈一指的富庶社会,宣明会此来,是希望香港人能加入到助养其他国家贫困儿童的行列。当时的我,盯着那一则求助的慈善广告看了整整五分钟,那个广告很简单,标题是"给生命一个机会";内容是:"在你看完这个广告的一分钟时间内,已经有六个儿童因贫穷而死去。而只要你每个月拿出二百元钱,你就可以解救很多人的生命。"
我想,时至今日,也很少能有人不被这个广告所震撼。深受宣明会恩惠的我,更是心潮澎湃、难以抑制,于是毫不犹豫地走出地铁车厢,立即拨通了宣明会的电话。虽然我当时的收入并不算高,生活也并不富裕,但还是很快办理了赞助两个赞比亚孩童的手续。除了金钱物资,我也开始很用心地准备给他们的信件,用当年我自己亲身感受的体验,来一点一滴地化入今日。
第9节:滴水之恩(1)
● 滴水之恩
记得我自己的少年时候,一直在梦想那远隔千里之外,却如此亲密而熟悉的"家人"能够有朝一日前来探访自己。但以当时的条件来说,千里迢迢谈何容易!
很多年后,我在香港做了一个访问。当记者问我有什么人生愿望的时候,我回忆着多年以来潜藏在心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