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杯喝茶而不用浴缸喝茶,我们乐于臣服于这些种种的限制,因为这样,我们就是被社会认同的人。然而这些限制,有可能就如一层层的外壳,把我们包裹其中,可能保护着我们,但同时也许限制了我们。但……这个真的是我吗?
社会的道德标准,社会的文化,都认为人是需要成功的--虽然有些时候,大家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定义成功。但是,不管怎么讲,要成功,就是要成功,不成功,就是失败,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你只有比其他人优胜,才能生存的更好。这是达尔文的理论,也是我们构建这个社会的精神基础,仿佛它造就了我们整个人类的文化故事,而这文化故事延伸下去的是我们造就了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是我们对它的一个想法,是曾经很多很多人先在脑海里的一个想法,再把想法变成了事实,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如果我们觉得现在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那有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个世界背后的文化故事里。很难评估这是对或错。而且,这个文化故事和世界,是不是适合我们,是不是我们所想要的,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现在的我,隐约明白,这不再是一个适合现在我想要的世界的人生观念;或者说,是一种需要反思的文化。如果说"更好"才可以生存,那么,何谓"更好"呢?永远都有比"更好"更好的"更好",所以"更好"这个标准永远都不能够得到满足,那么,我、你究竟又在做什么,又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呢?
小chā曲:懒汉的故事
有一个懒汉,别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在地里精耕细作企盼有个好收成,而他多半时间躺在村头的大树下,喝喝茶,晒晒太阳,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泥地里玩耍!地里的种子撒下去了也从不打理,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别人就劝他,不要偷懒了,趁现在年纪轻,多种点地,多收点粮食!他问那个人:多收点粮食有什么用?那人回答:粮食多了,可以拿到市场上去换点钱。懒汉问:要钱有什么用。那人回答:钱可以积累起来,可以买更多的地!懒汉不明白:买更多的地干什么。那人就告诉他:更多的地可以种更多的粮食,可以卖更多的钱。有了钱,你可以盖大房子,娶媳fù,生儿子,到你老了,你就可以躺在躺椅上,喝喝茶,晒晒太阳,看着儿孙满堂了!懒汉听了,不解地说:兜了这么大个圈子就是为了能躺在躺椅上喝喝茶晒晒太阳呀!要那么辛苦干嘛,我现在不就可以晒晒太阳喝喝茶吗!?
可能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一直在追求什么,然而,也许很多年后忽然发现,自己耗费了许多的精力和生命所得到的东西,其实原本就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曾觉察。
我们一直努力地去做周围的人所认定的人,做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做的成功的人,努力争取他人希望我们得到的东西。但问题是当我们得到更多的时候,我们却并不一定快乐。为什么呢?因为被教导不等于想要,成功不等于快乐。
第20节: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我是谁?(2)
可是,自己想要的究竟什么呢?
也许,最终,你想要的不过就是去知道和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如此而已。就好像你早已生存在世上,但你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我是谁?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刻遇见这个问题,否则就永远都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谁,想要的什么,然后才能真的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样的人,最终才会满足,才会快乐。
"我是谁?"
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将外面的层层外壳剥掉,就像剥洋葱一样将自己打开。正所谓舍得,只有舍,你才能得,你只有将外在的层层外壳舍去,你才能了解那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得到那庄严而伟大的实相,虽言有所得,实无所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