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4页)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有。常州城不大,走大约

    1公里就到了城乡jiāo界处,新房子的建筑工地位于那里。

    因为在城里弄到块地盖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父亲花了无数心血,用了各种办法

    打擦边球,终于打通关节在郊区拿到一小块地。这个过程长达数年,其中的人情关系异常复

    杂。其重点是,父亲的一个朋友是他所在的工厂里级别较高的干部,此人又和这块地所在的

    大队党支部书记颇有些jiāo情。正好父亲的这位朋友也想自己盖房子,父亲便央求他找大队书

    记将两家的地并在一处批了下来。

    感悟之一:循规蹈矩难以成事

    父亲当时无论如何也要盖房子的决心和毅力,对我影响巨大。20年后,我放弃了自己创

    办的3家小公司加入微软,从最底层的程序员做起。当年和我同期进入微软的一批软件工程

    师,10 年后很多人仍旧在老位子上埋头苦干着。而我不是带着只做技术的想法进入微软的,

    我一直在寻找时机进入管理层和决策层,成为在更高层次上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而我也的确

    做到了。我觉得自己在微软有两步走得很对:一是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晋升到部门经理;二是

    在适当的时机当上了微软中国区总裁。回顾我在微软的职业道路,

    我不承认自己幸运,因为在微软,没有任何利益是可以依靠幸运获得的。

    如果要探究这其中的所谓成功秘诀,我想就是因为父亲教会我的道理: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变通的。一种方法不行,还可以用很多别的方法。循规蹈矩、墨守成

    规难以成事。

    开家庭会议的那天,父亲还给我们算了这项唐家头号工程的成本。按当时的市价,盖两

    间房子需要4000元左右。父亲已把我家在泰兴老家的房子用780元钱的价格卖给我的伯父,

    再加上现有的2800元积蓄,余下的缺口,就要靠我们自己在建筑材料上精打细算。

    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家的日子总是过得紧紧巴巴。当时父母每月的工资收入分别

    是62元和42元。对这两个数字我印象极深,因为他们拿了十多年这样的工资,没什么变动。

    从我记事起,父母的生活习惯已如苦行僧一般省吃俭用。我家所在的弄堂里有几十户人家,

    收入水平都大致相仿,但人人皆知唯有我家的日子过得最为寒酸。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夏天

    最热的时候,我连短袖衫也没有。唯一的一件长袖衬衣,也是我哥哥穿过的,我把袖管往上

    一撸就变成短袖衫。

    父亲告诉我们,从现在开始不要去上课,全力以赴开始盖房子。那时我哥哥正上高一,

    建筑工地上的活儿需要力气,由父亲和哥哥去干。因为要还父亲朋友在批地一事上的人情,

    我家主动提出,帮他家把地基也一并打好。给我的分工,就是到外面去捡碎砖头,以做两家

    地基之用。

    两家房的地基约需500车翻斗车的碎砖头,父亲给我定的指标是一年完成。每天推完一

    车回家,我就在墙上写"正"字计数。整整一年,我心里一直在默念"还有××车"。那个目

    标像一座被云雾包裹着的山,看上去触手可及,却似乎永远也走不到跟前。

    父亲朋友家房子的开工日期是早已确定好的。母亲因此非常着急,天天 促我说:怎么这

    么慢?捡完一天石头回家,我累得趴在桌子沿上休息,等下班后的母亲给我做饭。通常她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