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管好你的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视通过说话来提高自己的形象意识。说话怎么说呢?把“开会惯xìng”发扬光大,则是最好的说话机会。因此有“开会癖”的官员管理的团队,定是会议不断,他们很善于找事开会,也善于在会上无话找话说,一来对下耍耍官腔、显显威风,二来为自己出出风头、露露水平。殊不知又爱说话,又怕丢乌纱帽,因而所说的话大都是变着法儿?冷饭,既无新意又无主题。然而更劳民伤财的是,这种有“开会癖”的官员动辄想开的会议本来就够多,若是逢得上头开了什么会,更高的领导讲了什么话,则会更理直气壮地紧密跟随,接着又是层层开会、层层官腔官调,看似很重视,实际上都在用会议贯彻会议,用官腔官调落实官腔官调。以说代干“抓落实”,自然是只务虚不务实。但凡官僚作风出于空谈,止于实干。想想看,现如今我们能看到有多少官员能具有焦裕禄实干的意志品质呢?

    事实证明,官腔官调越多,空话、大话、套话和废话的含分也越大;喊口号的精力花得越多,意志品质越麻木不仁。为官者先必自正清廉,在管好官腔官调的嘴的同时,凡事走在老百姓前面,这样的官才能服众。如果能力不足,愣以为官腔官调可以侥幸地保己太平,即使国家新出台的“问责制”或“渎职罪”不找上门来,总有一天老百姓也会把你给轰下去的。

    ---------------

    伶牙俐齿莫若三缄其口

    ---------------

    佛教《大方便佛报恩经》云:“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夫口舌者,毁身之斧,灭身之祸……人生世间,祸从口出,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燃,能烧一世,恶口炽燃,烧无数世。猛火炽燃,烧世间财,恶口炽燃,烧圣七财。”——佛者如是说,亦同有德之人说话口无遮拦之劝箴。人不论辈分,也不论大小,都是要相处与沟通的。如果在说话之前,未经考虑便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则误国误民,小则误人误事。一旦事实既成,再yù图补救,只怕也是悔之晚矣!

    常言道:“直言贾祸。”又道:“三寸舌害六尺身。”其意就是劝导人们说话要“慎言”,不要“出口”太快,否则的话,什么时候被自己“不慎”的言语所害,没准儿自己还在云里雾里呢!

    也许你以为言者无惧则世上无人可惧;也许你以为心直口快可显血气方刚;也许你以为掖不住话无伤大雅……也许到已没有也许时,你就该开始为你说出的“不慎”之语还债了!

    我想除了哑巴,没有人会抱怨自己空生一张会说话的嘴。至于那种自以为能言善辩、天下事能张口即来者,那就更有理由为自己生有一张“利嘴”沾沾自喜了。诚然,真正有“语倒三峡水”的语言能力、又有德行之人固然令人钦佩,但那些胸无点墨,又爱表现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者,他们的“语兴”一上,就像内分泌失调似的,根本不管轻重好歹,也不管有理无理,先把话“嘣”出来再说。尽管他们偶尔“拿来之语”也能给人带来感动,但这种感动充其量也就是一阵子的,它往往会随着他的继续张扬而消失殆尽。

    为民者伶牙俐齿屡见不鲜,自然与“嘴痒”好事不无关系。有很多人似乎只抱定一个看法:反正现在是言论自由,没人因为你说了什么叛逆的话而把你打成反革命,既然图不得活得快活图个嘴的快活那也是一种快活。于是有些人稍稍受点上级的委屈,便大肆发泄对现实不满情绪,甚至以极其污秽的语言谩骂领导人;于是有些人没资深装资深,凡知得某个腐败分子东窗事发,便大言不惭地发表政论,说什么“不腐败,谁当官”?于是有些人酒未高便耍酒疯,逢得饭馆稍有不周便小题大做,拉开架势就要关人家的张……属这些类型的口无遮拦不要太多,一次两次就足以说明问题:你的生活观是消极的,你的精神是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