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免费看,分文不收(第2/3页)  宠婚甜契,总裁老公请别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口没忍住大笑出声,一个劲的往前走。

    其实穆少臣没别的想法,也不是脑子糊涂,而是故意损自己哄哄她,想她这么久在自己面儿前被气得不少,给她解解闷儿,发发气。

    上了出租车后,穆少臣问:“你姥爷他们怎么突然想起烧香这事儿?我不过就是个普通人,没必要搞那么大阵仗的欢迎我。”

    苏芷若真是没见过这么自恋的人,好笑又好气:“谁说是因为你了?别给自个儿脸上抹金。”

    “指不定你姥姥姥爷觉得我这人一看就是旺财旺妻命,烧香拜佛的想让我做你们家里人。”说完,穆少臣继而补充道:“不过,我还得看看再说,毕竟你这人还太糙,我怕领回去都是个笑话。”

    苏芷若脸部气得抽筋,大呼口气,靠上车窗不再吭声。

    听两人说话颇有趣味,年在四十好几的司机都忍俊不禁对穆少臣说起:“我也是听我爷爷那辈说的,以前我们这边遭遇过一次大洪灾,到处的房子都淹没了,当时观音庙的一个和尚下山来,念了几句咒语没过多久雨停了,水也退了。和尚死了后,大家都惦念着他的恩德,每到他祭日那天就上山烧香。本来日子是后几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后几天要下雨,下雨上山不方便,大家伙想趁着天气好就凑到了今天。”

    说完,司机问:“连这个都不知道,小伙子外地人吧?”

    穆少臣心情好话也多,应声道:“沪城人。”

    司机两眼放光,嗬了一声:“我这眼看人就是准,打你上车我就觉着不是一般小城市的,沪城好,有钱人倍儿多,大马路上随眼瞄都是几百万的跑车。”

    南城人都把沪城与宣城看得特别面儿大,一个程之为东方巴黎,一个称之为不夜城,一句话说就是:有钱人多得随处可见。

    苏芷若深有体会,考上沪大那会儿,前来问东问西的邻里邻居都快踩塌家里门槛,年轻的恨不得收她做干妹,中年老年的恨不得领回去当儿媳妇、孙媳妇。

    这也是她性格要强不服输的源头,说句不好听的,不拿整个南城人说事儿,就她身边那些邻里乡亲,十个有八个半都是那种典型的崇洋媚外,什么都觉得外地人好。

    就说她一个高中同学嫁到沪城,婆家还只是沪城郊区的,都恨不得敲锣打鼓的报告全县城人她女儿嫁了个大家大户炫耀炫耀。

    有时候苏芷若觉得这社会挺公平又特讽刺,公平在于不管钱多钱少,是人都得入土为安,讽刺在于富的人钱多得发慌,穷的人成天忙得跟头驴似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到揭不开锅的地步。

    穆少臣没体验过穷人的滋味,也没机会体验,所以他说话轻飘飘:“钱这东西它也没长脚,不会跑,有本事的人赚得多,没本事的自然就赚得少。”

    苏芷若轻哼了一声,她特想告诉他,别拿着你爸妈的钱得劲儿的到处给人讲大道理。

    你一句“有本事的人赚得多,没本事的人赚得少”就说明了整个国家贫富差距的原因,那人国家领导几十年钻研富民富国都是白瞎了?

    话说人千里马还得遇上伯乐呢!

    现在什么社会,21世纪现实社会,有本事的人遇上伯乐,还得人伯乐乐意相你这匹马才行。

    司机是个见风使舵的人,哪边儿风大就往哪边儿使,捧着穆少臣的话说:“这小伙子说得也没错,就拿我两女婿说事儿,大女婿是汉城人,家里条件不咋地,可人有出息,没两年盖房子买车存款。可小女婿虽是东城广州人,没啥本事啃老来的,没两年家底败光,我老婆怕女儿受委屈,这不接来南城住了。一住就是两年多,现在也还那样,连个工作都没有,更别提房子车跟存款了。”

    苏芷若咽不下那口气儿,大道理正准备着往话面上搬,车也刚好到了上观音山的路口,只好把话咽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