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雄关要塞(第1/2页)  定远侯班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给吾打起精神来,有点出息。”班超未及说话,耿忠先说道,“班司马仁义,全军司马以上战将,马匹、装备人人有份。一会到兵曹营,自己亲自去领!”

    众人不知真假,俱看着兵曹掾吏。只到人家点点头,众将校这才欢呼起来。

    窦固不苟言笑,检阅一通,一言未发。但是,众人都能看出他心内的喜悦。检阅完,他突然出人意料地大喝一声,“出发!”

    这一声将令,将众将都弄愣了。别部这是要出发去哪?班超的三百余人,则在众将不解的目光和北军八千士卒的瞩目中,威武雄壮地开拨了。

    他们离开北营,绕过雒阳,出谷城,进入函谷古道。

    东汉时的函谷关(注:在今新安县东),西距秦函谷关约三百六十里(注:汉里)。汉高祖刘帮建立汉朝,关中作为帝都,秦函谷关以东则称为关外,当时的人们,普遍以身为关中人为荣。

    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为扩大关中面积,在新安县城东也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史称汉函谷关,后世又称为“汉关”。后世曾有讹传,言楼船将军杨仆原籍秦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对自己被称为“关外人”深恶痛决。为使自己成为“关中人”,他尽捐家资,建成新安汉函谷关城。

    其实,这不过是后人的附会而已。

    汉武帝按照“广关”思想,移函谷关于新安后,又在秦函谷关以外、汉函谷关以内大片区域设置了弘农郡,并在秦函谷关的关城位置,设置了弘农县,作为弘农郡的治所。从军事上看,其战略目的是为了强化京畿地区的防卫能力,便于更有力地控制关中东出的通道,而绝非因楼船将军杨仆之请而移关!

    别部进入汉关(注:汉关已废弃湮没,仅存关门遗址),即进入漫长的函谷通道。

    汉关是一座具有内、外城结构的小型城邑,内城为长方形(注: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10米),外城东墙与南北两侧山上的长墙相连接,关城卡在峡谷之中,关城东墙与南北山上的夯土长墙相连接,完全控制着峡谷的东西通道。关城中部的官道东西向贯穿关城,是进出汉关的唯一一条道路。

    从汉函谷关至秦函谷关,函谷官道并非一直狭小、险峻,除黾池县周边为盆地小平原外,其余以岭地居多,间杂险峻的涧道、坡岭。离开雒阳的北营,别部行走在森林茂密、车行不易的函谷官道上,士卒们都很兴奋。第四天傍晚日落之前,队伍离弘农郡治所弘农县城尚有十数里,前方出现了一个大型驿置,名叫曹阳亭。

    天已将晚,按照计划,他们当晚便要歇息在曹阳亭!

    在汉帝国邮驿发达,雒阳南郊的都亭驿是中央驿置,它通过几条通向全国的官道,与全国各郡国的无数驿站、驿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驿置体系和完善的邮驿系统。曹阳亭位于函谷古道之侧,在河水(注:即黄河)南岸边。

    由于常常有大量商队要通过函谷官道进出关中,因此弘农城常常雍积无数商队、车马、行人。同时,由于行人徒步已经能顺着河水南岸的河滩地绕过黄土塬到达官道上,于是,汉朝便在弘农城东十数里处,设立规模较大的曹阳亭,便于商队与驿吏歇息、打尖。

    曹阳亭紧邻河水(注:黄河)南岸的石壁之上,陡壁之下水流奔腾,轰鸣作响,风景绝佳,似一个河滨风景区中的大客栈一般。别部到来,啬夫丘阳将班超迎进驿置安顿好,问茶施礼。而丘阳的属卒们早已备好酒菜,烧好炭火,暖暖和和、高高兴兴地迎接班司马一行三百余人。

    餔食(注:即晚餐)后,士卒们哼着小曲,主动收拾自己心爱的战马。班超和三位军侯一起,也打着呃走到曹阳置外的场院内拾掇战马。

    此时的曹阳亭内,已经住进了五六支商队,一派繁忙景象。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