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我有神功(第2/3页)  我不是钟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身内丹上的修炼,则好比无根之木,再巧妙再威猛的雷法也无法施展。

    丹道和雷法本为不相干涉的两大道术。从历史上看,丹道与古代的神仙术、气法、导引、房中、外丹、服饵等仙家方术一脉相承,从来都是以独善其身、追求长生为其理想。而雷法却源出古代的巫术、民间的信仰,与符箓、咒术、祷禳、驱邪、降妖、治病、解厄、祈晴、祈雨等方术紧密相关,有关心民间疾苦、重视社会福祉的大悲心怀

    客观地讲,就对社会的影响而言,符咒、雷法一类的道术显然比气法、丹道一类的道术更大,犹如道教符箓派的影响比丹鼎派的影响大一样。

    但到了唐末宋初,道教的内丹学需要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发展,道教的符箓学则迫切要求得到理论上的完善,否则内丹与符箓都将陷入困境,难以生存与发展。正是出于这种文化背景,道教的丹道与雷法开始合流,丹道的主要派别南宗与符箓派的重要派别神霄派互相传袭,共承衣钵。

    南宗五祖之中,自陈楠、白玉蟾开始,不仅精通丹法,而且兼传神霄派雷法。与其相应,隶属符箓派的神霄派大师王文卿、谭悟真、萨守坚、邹铁壁、莫月鼎等皆修持丹法,以南宗之丹法为神霄雷法的基础,正所谓收气存神,惜精爱己,内炼成丹,外用成法。

    神霄门沦落至此,主要原因大概要归结于内丹之术的断绝。修道者连食气炼气都无法做到,壮大己身,更不必说内丹修炼有成,就失去了运用雷法的资格。

    前两本书,钟魁一目十行,目光只是在《五雷玉书》上多停留了一会,最后将注意力放在第三本古书上。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已经破败不堪,连书名都没有,而且前面几页散佚。但钟魁敢肯定这是一本讲述内丹修炼的秘笈。

    因为内丹修炼无不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注重周天火候炼药,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习。各家功法的大原则都是一致的,不同的则是具体法门的不同。

    这本无名秘笈,钟魁姑且把它命名为《神霄功》,上面每个字他都认识,甚至每一句他都能琢磨出自己的理解,但连在一起就让他头大了,这跟他所习练的龙象伏魔功,在修炼的某些方面完全是相反。

    钟魁以十三岁不到稚龄,晋身凝气五重天的境界,放在古代修行昌盛的年代,也足以被称为天才了。他能有这个实力,一半是因为身负稀有血脉兼习最合适的功法的缘故,另一半则要归功于师兄的严厉指导。

    然而师兄囿于寿元的限制,少有直接教授他与龙象伏魔功无关的知识,虽说借用现代科技,也给他留下蔚为可观的影像和文字宝典,但钟魁哪里能够分出太多的精力去钻研这些。

    所以现在钟魁也只是半吊子的水平,让白晓天很是失望。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说的就是白晓天现在的状态。看着他纠结成川字的眉头,钟魁有些不忍。

    钟魁想了想道:“我有神功一门,名叫‘混元太虚功’,可以传授给你。”

    白晓天眼前一亮,脸上大喜:“还请钟道友赐教!”

    若不是他一直以神霄派唯一传人自居,恐怕就要当场下跪拜师了,因为他知道,无论什么功法,哪怕是最粗浅的功法,也是一家一派的专属之法,轻易不能外传的。他不知道别的门派怎么样,至少眼前的少年,是位货真价实的高人。

    “我观雷法,与丹道一样,皆主张性命双修,但又有区别,你这本《五雷玉书》中则明显又吸收佛家密宗修持之法,不囿于门户之见,难能可贵,比如其中的‘意密’之法。举例来说,密宗中的修本尊法,在你们符箓诸派中,演变成‘变’神之法,即指在内炼或施法时候,修行之人必须进入一种特异的精神状态,即化去自我的存在,转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