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3/4页)  农家夫人有官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没人敢向朝廷要,算是心照不宣的事。

    换言之,他接下来的几个月是做白工,得了个官名却是入不敷出的穷酸县官,若想改变现状就得另谋财源。

    「大……大人,你没事吧!」成主簿面色惶惶,忧心年轻的县太爷承受不了,上任没几日又要走了。

    没了主心骨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呀!日子越过越糟,糟到他们已经不敢期待能变好,只要别再更糟。

    王秀轩力求镇定,不让苦笑显露于脸上。「本县百姓以何维生?可有特殊生产,像是产玉石或是岩盐。」

    高山通常蕴含着未曾开采的宝物,只是民识闭塞,不知站在宝山上。

    「未曾听闻,青江县的地层贫瘠,早年朝廷也派人来探勘过,但一无所获。」

    缺水还导致土地干枯,难以种植。

    「没想过种些旱作吗?我看山腰以下至山脚这块可以开辟成梯田,不能种稻也能栽些蔬果,或者改辟为菜园。」山上多雾,很适合茶树的生长,茶叶也能成为地方特产。

    他想得很理想,充满抱负,却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大人,我们县里没钱呀!要雇人开垦需要银子,买树种也是一笔很大的款项,而且茶树一种下不能马上采收,起码要三年以上才能开采茶叶,而且这几年的茶农要吃喝什么,他们是完全没有进项,只能守着不能吃的茶叶。」

    一文钱逼死英雄好汉。

    听着成主簿越说越绝望,王秀轩的耳朵嗡嗡作响,他觉得前路难行。「没有解决方案吗?」他忍不住喃喃自语。

    「大人,你说什么?」这位县太爷看来很沉稳,至今尚未被穷困的财政吓走,应该会留下来……吧?

    他挥着手,努力压下心中的无奈。「没什么,本官在想着如何增广财源,这个月的薪饷过几日再发下去,本官想想办法怎么赚钱……」

    赚钱的事他不在行,恐怕还得劳烦小财迷夫人。

    有什么办法,还不是坐困愁城。成主簿在心里嘀咕,并未宣之于口。「是的,大人。」

    「不用担心,会变好的。」他这话不知是说给别人听还是自我安慰。

    原本也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以己所能为地方上做点贡献,不敢说留下千古贤名,至少无愧于心,他一直认为只要肯用心付出,回收的成果就会是甜美的,起码受人尊重。

    可是说得容易,做得困难,等到真正接手了才知道自己还是太稚嫩了,全没考虑到现实面。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万事起头难,他就边做边学着吧!人总要遇到了才会成长,这也是他的课业。

    「大人,县衙内的官舍早已老旧不堪,一下雨还会漏水,那修葺的银子……」

    他很不想开口,可住在后头小院里的同僚抱怨连连,巴望着他能开这个口好让大家好过些。

    屋子里潮湿发霉,人住久了容易生病。

    一咬牙,王秀轩做了个挥手的动作。「先搁下,等变天了再说,叫大家多忍耐一段时日。」

    一下了堂,王秀轩急忙奔回后院,难得一回的长吁短叹,神情疲惫的抱着妻子大叹无银真痛苦。

    「怎么会很难?」

    这句「不食人间烟火」的话一出,朱小蝉很无辜的得到一记瞪眼,认为她说得太轻松,不晓得为官者的难处。

    但是看看她的四周,前堂和内室是截然不同的景致,对比公堂里的萧条和陈败,发霉的腐臭味,女眷所在的院子可说是鸟语花香,富丽堂皇,处处充斥着温暖的阳光。

    主要是县官夫人有银子,而且她敢花钱,大手大脚的撒金角银角,为求能过得舒适,她把屋子布置得有如柳镇的家里,有晒过太阳厚厚的被褥,全套花梨木家具,生气盎然的小盆栽,博古架上摆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