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五章 土地矛盾(第1/2页)  明末之重铸天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明想要在此扎根,将这里建立成自己的根据地,他就必须要争取这里的民心。

    早在几个月前,情报司的人早就将宁夏地区存在的矛盾摸得一清二楚了,这里的主要矛盾说白了,还是如同内地一般,土地矛盾。

    没错,就是土地矛盾,即使这宁夏镇现在已经是人少地多的局面了,大量闲置的土地无人耕种,但是这里的土地矛盾却是比内地还要严重。

    在这常年战乱的宁夏可不是什么地方的土地都可以耕种的。

    一是那些荒地很难开垦,古代并不像现代,开垦一片荒地很容易,但是在古代开垦一片荒地费时费力不说,还因为肥力的原因,很难有什么收成,一片荒地从开垦到变成熟地,最少也需要两三年。

    在这一年收成都不足以填饱肚子的年代,那个老百姓敢浪费两三年的时间去垦荒,除非是想着一家人都被活活饿死。

    二是就算荒地开恳好了之后,立刻就会有朝廷的税吏上门收取重税。

    即使是收取重税还不算什么,最惨的是被那些个士绅权贵看中了,因为那些荒地本来就是无主之物,那些士绅权贵随便使点小钱,打通衙门里的关系,就能从官府那里办理那块土地的地契,然后直接霸占。

    久而久之,也没有那个百姓会吃力不讨好的去开垦荒地了,都是守着自家中的那一亩三分的熟地,但是那些个士绅权贵们的贪婪几乎是无穷无尽。

    在加上这里常年的战乱,鞑子经常会派遣小部队从一些边军们守卫薄弱处攻破长城关卡,进入宁夏境内劫掠和破坏,使得大量的庄稼被毁,百姓们颗粒无收,没办法,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这些百姓唯有将自己家中那唯有的土地抵押给那些个士绅权贵。

    然后再从那些士绅权贵们的手中把土地租回来耕种,这样一来一回,百姓们手中的土地就变成了那些个士绅权贵们的私产了,百姓也沦为了他们的佃户,他们每年都会收个六七成以上的租子,这些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饿不死的水平。

    所以赵明为了争取民心,唯有从土地上入手,他还在定边时,便和参议司的三人商议过了,一到宁夏,就开始以手中的武力进行改革,如同定边城那般,将那些个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士绅权贵们手中的土地没收,然后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平民百姓,将他们的利益与秦军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有了一致的利益,赵明就不信宁夏的民心会不向着秦军。

    要改革就必须有人,没有人、空有想法什么也办不成,秦军中的治政之才实在是太少了,几乎就没有,无奈,赵明为了早点进行改革,他只好把主意打到巡抚衙门里,原来的那些个官吏的身上了。

    这些人虽然都已经腐朽,但是赵明相信,在他的刀下,在短时间之内,这些人绝不敢弄出什么幺蛾子,同时他还打算,建立一个反腐的部门,专门用来监察这些官员,凡是发现有贪污受贿着,一律严惩不贷。

    赵明才一入巡抚衙门,宁夏巡抚江木华便带着衙门里所有的大小官吏在议事厅等着迎接了,江木华是一个惜命的人,他并没有如同刘芳名一般,在秦军破城之后,就自杀为朱明殉国,就连定边县的县令木白他都比不上,主要是他没有自杀的理由。

    不管是木白还是刘芳名,他们的家族都是在大明内地,他们怕丢失了城池之后,他们若是不死,朝廷定会牵连他们的家族。

    江木华的家族就在这朔银城内,现在整个朔银城都被秦军占据了,他也没有了自杀的理由了,无论是他死或者不死,秦军若是真的发狠的话,整个江家都会遭殃,好死不如赖活着,而且他的屁股也不干净。

    如今朝廷正在清算阉党,他和刘芳名一样,当年他为了坐上宁夏巡抚的位置,可没少和阉党的人眉来眼去的,也没少给九千岁送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