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剿抚倭奴(第1/3页)  侠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夏都城,巍峨庄严,地处北方,乃是六朝古都,经济c文化齐聚繁荣,乃是当世独一的古都大城。

    帝宫东来殿上,君臣议事。

    金銮殿龙椅之上端坐的正是当今华夏朝皇帝,金色华盖之下正襟而坐,头戴冕旒金冠,身穿鎏金龙袍,胸前五爪金龙祥云翻腾,王霸之姿威仪天下。

    玉阶之下,百官群臣身着各式蟒服战战兢兢。

    “陛下,昨日早朝所议之事,还请陛下三思而后断!”身穿青蟒服的御史大夫匡天祥跪地奏请。

    “孤意已决!勿再请奏!”皇帝说得极为坚决,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陛下,臣奏请剿灭倭寇有四必剿之理,其一,海外倭寇此番精锐尽毁,理应乘胜追击,此为一必剿;其二,倭邦之地孤悬海外,又无我中原华夏这般地大物博之资可供久战之需,此为二必剿;其三,倭寇凭借海上战船迅疾,时常侵略我华夏沿海一带居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剿难以平民愤,此乃三必剿;其四,倭寇素来不重信义,此番求和定是徐缓以图韬养;臣敢断言若不趁势将其剿灭,假以时日海外倭寇必将成为国之大患!”匡天祥分条列款陈情上奏。

    百官群臣之中,闪出一道身影,跪伏在地抢奏道:“臣亦有本奏!”

    众臣定睛一看,却是上书房行走兼领兵部侍郎章玉京。

    章玉京可是当朝状元,经纶满腹c才高八斗,天生八面玲珑心,善于揣摩圣意而颇得圣宠,虽官阶品级不高,在朝堂之上却颇受百官尊奉。

    皇帝端坐龙椅上,似乎早有预料,欣然笑道:“准奏!”

    “臣不敢苟同匡御史的危言四剿论,臣以为海外倭寇此番求和称臣,应允其称臣纳贡,方显我华夏泱泱大国之风,据此,臣请奏纳降倭寇亦有四不剿之理,其一,古之上将常言:‘杀降不祥’,倭寇既已请降便应纳降,此为一不可剿;其二,倭寇孤岛距离华夏海防千里海域,战船出海风险极大胜率极低,即便成功登岛,必遭遇倭寇一族殊死抵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又有何意义,此为二不可剿;其三,即便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剿灭倭寇占领了海岛,又要留下多少军民驻防,而驻防的又是一座孤悬海外毫无战略意义的孤岛,此等劳民伤财的战争绝不可打,此为三不可剿;其四,倭寇据守海外孤岛物资匮乏,此番倭寇一族元气大伤,便是修养数百年也难以抗拒华夏,若拒不纳降有损堂堂华夏大国之风,周边高丽诸国如何看待华夏一朝,此为四不可剿。”兵部侍郎章玉京四不可剿之论瞬间便将匡天祥驳斥地体无完肤。

    “陛下,倭寇一族天性丑恶且睚眦必报,假以时日恢复生机,又如附骨之蛆侵扰沿海百姓,朝廷有余粮有雄兵尚且能够收拾,若是朝廷无暇顾及,岂不是又留给子孙后代和沿海百姓无尽的灾难和祸患,古先贤早已有言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还请陛下三思。”吏部尚书周源瑾禀奏道。

    “陛下,臣以为匡御史所必剿之论并无不妥,臣所担忧的只是若剿灭降属,只怕四海八荒的藩属小国都无心来投奔华夏,到时候陛下统御华夏四海的格局恐被打破。”礼部给事中徐朗一副中肯地说道。

    “陛下,臣奏请剿灭倭寇!”都察院左御史方明奏请。

    “陛下,臣等附议!”左立六七个大臣纷纷下跪附议剿灭倭寇。

    “陛下,臣等奏请纳降海外倭族!”右立十来个大臣纷纷下跪奏请。

    “匡天祥,你一心主战,无非就是想要挂帅督军,你用心不良!”

    “章玉京,百般阻挠征讨倭寇,莫不是与倭寇有利益勾结!”

    “这是劳民伤财的无谓战争!”

    “贻误了我朝创立这千秋功业的大好时机!”

    一派主战,一派主抚,一时间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