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尾声(第2/3页)  灵飞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哭什么?”宁王反问。

    “我哭宝琴尚在,斯人已亡。”乐之扬苦涩道,“我很后悔,那一天,我该留下来陪她。”

    “我也很后悔!”宁王幽幽地说道,“老四骗了我,我却将怒气发泄在她身上,那一天我若不骂她,她就不会绝望离开。她不绝望离开,也就不会死在阵前。每一天晚上,我都会梦见那天的情景,耳边响着她的笛声,我看着她骑马、吹笛,慢慢地走过来,取出匕首,插入心口……那一些情形,就如烙印一样,经过一千遍,一万遍,不但没有磨灭,反而越来越深。”

    乐之扬叹一口气,说道:“你比我幸运万倍,至少她去世之时,你还亲眼看见。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就连她去世的样子,我都没法梦到。”他左膝一软,跪在琴几之前,抱着古琴,眼泪一点一滴,落在琴弦琴面。

    朱权怔怔地望着他,忽道:“六年了,你还忘不了她?”

    “忘不了!”乐之扬喃喃说道,“除非……我死了!”

    朱权叹道:“以往我对你颇有成见,而今看来,你也是至情至性之人。阿微得你眷顾,不枉此生。”

    “说反了!”乐之扬摇头,“能得朱微眷顾,才是我一生最大的幸事。”

    朱权一时默然,手按琴弦,幽幽地说道:“乐之扬,这张琴,送给你吧!”

    “免了!”乐之扬放开古琴,“睹物思人,倘若留在身边,每见一次,都如钝刀割过心头。”

    “那就罢了。”朱权注视古琴,“我听说,当**带走了阿微的遗体。”

    乐之扬点了点头,说道:“我亲手送她入葬,陪葬之物是玉笛空碧。”想着凄苦一笑,“如今想来,那支玉笛真是不祥之物,绿珠在前,朱微在后,它的主人都未得善终。”

    朱权想了想,说道:“我记得你的笛子吹得极好。”

    “都过去了。”乐之扬怅然道,“我有六年没有吹过了。”

    “是么?真是可惜。”朱权说道,“我如今幽囚在此,百无聊赖,打算整理古今琴曲,去粗取精,撰写一本古琴谱集。你若有雅兴,不妨留在此间,助我一臂之力。”

    乐之扬摇头道:“我身是浮云,听琴而来,曲终而散,见过这一张琴,我也应该走了!”

    “既然如此!”朱权苦笑,“我便再弹一曲,为你送别吧!”说着拨弄两声,乐之扬登时听出,说道:“这是《潇湘水云》,她最爱的曲子。”

    朱权点头道:“若有笛声应和,别有一番兴味。”

    当年乐之扬与朱微琴笛相和,曾经同奏此曲,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忽见墙边檀木架上横着一管紫竹长笛,心头一动,上前摘下。六年来,乐之扬第一次握笛在手,笛身光润如玉,指尖划过笛孔,内心起了一阵悸动,说道:“这根笛子,送我如何?”

    宁王笑道:“我若是此笛,一定求之不得。”

    乐之扬凑近口边,想要吹奏,气息到了口边,始终无法吐出,旧日情景一幕幕涌上心头,忽而鼻子发酸、双眼朦胧,定在那儿一动不动。

    宁王望着他,眼中透出些许怜悯。乐之扬忽地叹一口气,略微欠身,飘然出门,走出老远,身后琴声不绝,依旧飘荡在云天之间。

    乐之扬握着笛子,心中茫然,几次横到嘴边,终又放了下来。

    他停停走走,穿过城门,来到郊外,突然间,一条河水拦住去路。乐之扬抬眼一望,敢情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秦淮河边。他的心中酸热,思绪联翩,他生于此,长于此,十多年的点点滴滴,汇成洪涛激流,猛然涌上心头。乐之扬悲喜交集,情难自抑,横起笛子,幽幽地吹奏起来,这一次,不是《潇湘水云》,也不是《周天灵飞》,而是一曲《杏花天影》。

    这曲子硕妃唱过,乐韶凤唱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