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望海楼招牌菜(第1/2页)  变身最酷女伯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沐玉宁一见到潘文珊,就知道今天找对地方了,忙站起身先对着刘小洋一拱手,然后又朝潘文珊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昨日在海上幸得珊珊姑娘舍命相救,可惜当时局面混乱,未能当面谢恩。事后余多方打听,才得以寻到将军府,今日特意登门拜访,冒昧之处,还望海涵。”

    说着,他命书童潇潇将几封精美的礼盒奉上。这些都是他悉心挑选的点心食盒以及胭脂水粉之类的物什,看来这位沐府公子也很懂女孩儿的心思。

    潘文珊见到这些精美礼物,还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刘小洋上前替她收下了礼物,然后转交给下人,又吩咐上香茗。

    众人分主宾落座后,沐玉宁接着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沐,名玉宁,云南昆明府人士。素闻月港是我大明海外贸易大港,近日特来贵地体验风俗民情。”

    刘小洋适才听他将潘文珊唤作姗姗姑娘,很好奇两人竟然认识。

    “沐公子莫非认识珊珊?”

    潘文珊见刘小洋来回打量自己和沐公子,连忙把在戴云山解救沐玉宁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

    “哦,原来如此,难怪沐公子一眼就认出了珊珊。说起来珊珊的箭术确实了得,不过她的水性之好,也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刘小洋也主动谈起潘文珊在前不久剿灭海贼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的英勇表现。

    沐玉宁有些诧异的是,再次救下自己的潘文珊并非是将军府上的千金小姐,而是游击将军手下的一名女医士。

    虽然千金小姐和女医士两者身份悬殊,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对潘文珊的好感。这位巾帼英雄真是让她既羡慕又佩服。

    由于三个人都是年轻人,没有什么思想隔阂,交谈甚为投机。期间,兴致极高的沐玉宁发出邀请,请两人正午去本地最大的望海楼酒家品尝那里最有名的蟹黄包。

    月港做为闽南一大都会,福建著名的外贸大商港,其店肆鳞次栉比,商贾咸聚云集。当时有诗赞月港:“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由此可见其繁盛程度。其中豆巷又是月港中最热闹的贸易集市。

    沐玉宁和潘文珊、刘小洋带着各自随从正穿行在豆巷中。“望海楼”酒家就位于巷口临岸边,它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楼下大堂,楼上两层皆是雅座。

    沐玉宁来月港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在“望海楼”,他对这里的蟹黄汤包赞不绝口。做为标准的大明吃货,其随后又多次光顾,对这里的环境已经颇为熟捻,今天他是反客为主,引得众人直接上到三楼最大的雅间“听雨轩”。

    店里的小二对沐玉宁早就熟悉了,不待其开口,已经热情地泡上了一壶极品“大红袍”,然后恭敬地询问道:“公子,您今天想尝尝什么?”

    沐玉宁略一思索,然后对小二说道:“这蟹黄汤包肯定是少不了的,一家来一份;再给我上鱼酿豆腐、荔枝肉、佛跳墙、醉糟鸡、鸡汤氽海蚌、海参羹、凉拌血蚶。好了,暂时先上这些吧!”

    “好嘞,几位公子、小姐请稍等片刻,菜很快就上齐。”店小二记下菜名后,转身退出雅间,将门带上。

    待店小二下楼了,沐玉宁继续向对面的潘文珊和刘小洋介绍道,“听说这望海楼老板娘梅二姐,当年可是福王府上的一名厨娘,色艺双绝,烧得一手好菜,深得王爷喜爱。后来不知怎的嫁给了一位大海商,前年来此地开了这家望海楼,生意红火非比寻常啊!

    这蟹黄汤包可是她的招牌菜。等会儿蒸熟的汤包端上来,你们就知道什么叫‘雪白晶莹,皮薄如纸’了。那汤包用筷子稍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地晃动,简直是一种吹弹即破的柔嫩。”

    潘文珊听着眼睛瞪得老大,“沐公子,真有这么绝啊?”

    “那是当然咯!我数了数,每个汤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