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非常尊贵,王爷,各种王侯伯子男爵,天生就有。但权力,一点没有,甚至不能主动召见官员,如果一个王爷胆敢赏赐给来拜访的官员,比如一杯酒,比如一个物件,朱棣自己的成功造反经历就摆在那里,立刻就会有人上书说这位王是有心结交大臣、图谋不轨。
而且给你圈定活动范围,也就是监视范围,出所在的城就要打报告,获得朝廷的允许后才能出城。那时候的交通通信条件,地方的藩王只是想出一趟城,就要向bj打报告,一来一回这时间有多长可想而知,而且没有正当理由,bj多半还不批。
而且这些朱家子孙的命运里,更加确定的是不可能让你出来做官,不可能出镇一方,也永远不会有统兵打仗的机会。那这些也就不存在要读书、要学打仗技巧,学什么技艺的想法,连想法都一点也不会有。因为只要明王朝不灭亡,他们永远锦衣玉食,学任何东西都对他们没有用。如果有一天明王朝灭亡了,他们学了这些一样没有用。
结果这些朱家的王爷,又尊贵又富足,但同时又和牢笼里的囚徒一样,只能圈定在王府,最多是府城之中。于是九成九的朱家子孙在这种环境下只有两件事可以做,一件就是辛勤耕种,让老朱家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另一件就是吃尽天下美食,然后又无处可以运动,结果让自己肥成猪。
“尊贵无比的种猪”,再贴切不过。
朱载堉竟然在这种环境下,成为了一个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你这样去想,你就会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所以他的这首大白话词,也就变得挺有名气了。
小余老师点了点头,又问,“那你知道好了歌么”
周紫秋想了想,这首词的名气就很大了,几乎也是一首大白话,班上大部分也都知道。周紫秋点了点头,“但我不会背”
小余老师摇了摇头,示意她坐下,“我最近品味这首诗词,颇有体会,可能是最近的心境变了”
说完,她自己把这首诗诵读了一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诗就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的遭遇如云烟一般,用一个小故事,在最开始把整个红楼梦的后面的全部故事简单的预演了一遍。
甄士隐的结局是家道中落,走到街上,碰到破足道人吟唱这首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红楼梦最后四十回的原本谁也没看过。但第一回的甄士隐的“真”家,其实就是后面贾宝玉的“假”家,完全是一码事,同一个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最后突然来个“脑筋急转弯”,所以很多人喷高鹗的最后四十回写的不好,其实很好,贾宝玉最后一定是像甄士隐一样,跟着破足道人就好了去了。
因为一个“真”一个“假”,一个“甄士隐”一个“贾宝玉”,本质就是一体两面。
小余老师吟完,这首诗意境虽好,但吟给这帮一帮马上就要高考的学子听,只能听出一个好,但里面的意味,不到今天自己走的这一步,是体会不到的。
自己一会要去做的事,就是“了”,下午要和康有财提离婚,那也是“了”,最后去流掉这个孩子,还是“了”。
而了便是好,好便是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只要了了,才是好了,小余老师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
小余老师整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