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2 章(第2/4页)  西南巫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能是因为这个村里有我们石姓人家的缘故吧!你看看这下面的赵家村,就是因为有赵姓人家,才取的这个名字。”我回答道。

    “哈哈,这个你可是说错了。”三叔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村子的取名并不是因为有你们石姓人家的原因,你想想,你们石姓人家在这个村里面才占多大比例呢?全村五百多户人家,你们石姓才占三十多户。这个村里,姓相的人家和姓樊的还有姓杨的,可是都比你们多出很多。但为什么没有以他们的姓氏来命村名,而是把这个村子称为石门村呢?”

    我想了想三叔的话,确实也是他说的这个道理,我一时语塞,回答不上来。

    三叔见我这样,笑着说道:“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村子的名字,和你们石姓人家根本牵扯不上关系!”

    “那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是因为着地宫的原故?”我突然想到这里,连忙问道。

    “哈哈……这个你是说对了。我听老人说起过,这石门村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好象叫什么坟包村,或许是因为村里有五个大坟包的原因。后来村民无意发现了一些入地宫的石门,而且还有村民进去看过,说见到了石屋子什么的。当然这些都是假象,寻常人决计不可能真正的进入到地宫中去,这些人也没有发现地宫的秘密。”三叔说道。

    我们来到石室内,相木匠还在呼呼的睡着觉。我二人坐在里面的石凳子上面,继续说着刚才的话题。

    “你要知道,我们川东地区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啊!史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其代表xìng古人类是“巫山人”。结束于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时期时代末叶,其代表xìng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在大约4000多年前,我们巴人的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川东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三叔感叹的说道。

    “这个我是知道的,以前在图书馆里面我翻阅过这方面的资料,而且我还知道我们这边的语言还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立语系。”我接过话来说道。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即是我们的祖先,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来为了躲避战火,迁到了武落钟离山,这便是今湖北长阳的西北地区。在当时氏族部落时代,这个地方由五个姓氏部落掌管,分别是巴氏、樊氏、晖氏、相氏、郑氏。他们皆出于武落钟离山。这个山上有赤黑二个洞穴,巴氏族的人居住在赤穴,其他四姓部落居住在黑穴……”

    “什么赤穴黑穴啊?”三叔一说到这里,我便打断了他的话,好奇的问道。

    “哈哈……古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我想的话可能是两个颜色的山洞,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黑颜色的。”三叔笑着说道。

    “怎么会有这样的洞穴呢?可真是奇怪。”我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嘀咕着。

    “这个我们也暗自揣度过,这川东、鄂西一带自古就是矿产区,盛产煤、铜、铁等矿物质。这黑色的洞穴可能是一个煤矿洞,赤穴极有可能是含有其他红色矿物质的洞穴了。”三叔回答道。

    我点了点头,对他这话比较认同。尽管是推测,我觉得三叔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三叔接着说道:“这些人原本群居而生,信奉鬼神,并没有什么首领管辖他们。后来这巴氏一族的一个女巫叫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巴务相。这个巴务相从小就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长的高大威猛,智力超群。由于当时原始社会末期,武落钟离山上的五姓人,依然以自己的姓氏为生息的小群体,开始意识到人数太少,力量单薄,难以战胜大自然和凶猛的野兽,缺乏索取饱腹的能力。于是便渴望联族建邦,组成一个大联盟的群体,寻找一个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并不断地扩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