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众人日常博弈的最优结果。至于成本,在没有决定由谁出钱之前,是不确定的。每个人在游戏时都假设出钱的不是自己,因而在成本--收益分析时,得出了自身会得到收益的结论,游戏因此得以进行下去。
其次,在第二回合的游戏中,小明认为自己在第一回合获得了全胜,继续参加游戏,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出钱买饮料。若不参加比赛,可能会被定xìng为没胆量。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非常不能容忍的,它可能造成名誉上的损失和心理上的压力。事实上,小明忽略了一个问题:排队等候也是一种成本,不过不以金钱的形式存在。他在计算自身成本时没有加上这部分成本。
其三,小明在参加第二回合的游戏时,曾假设游戏中各主体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和不对称的。不完全,是指每个人都不可能获知游戏的结果如何。不对称,是指每个人都不可能获知其他人出什么手势。这时候,任何个人拥有了完全信息,或任何两个人知道了对方的出牌,将获得超常收益。小强和小力达成了协议,修改了既定的游戏规则,在博弈中就处于优势地位。游戏规则本来是公平的,由于在执行中产生了机会主义行为,结果就出现了偏离。
其四,在小强和小力的合作中,存在着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小强在向小力出示手势时,已经假定小力是可以信赖的。反之,小力看到他的手势,可以认同,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出示其他手势。这个契约能否达成,关系到游戏中谁胜谁败。在博弈中,小力和小强站到了同一立场,这和他们利益的一致xìng不无关系。
专家指点:在博弈中的进行合谋,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即合谋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这样,合谋才有成功进行的可能。
第23节:苏格拉底与"麦穗理论"--最优结果
17.苏格拉底与"麦穗理论"--最优结果
"麦穗理论"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