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2/4页)  赚钱小窍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赚钱智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jiāo易费用的产生。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库特纳在他的作品里痛陈了价格垄断的弊端,他列举了许多例子:如利维牛仔在lún敦的售价是纽约的两倍;买同样的唱碟、洗衣机或洗碗机,英国的消费者花的英镑比美国消费者付出的美元要多--为什么一辆福特牌轿车在美国1万美元即可买下,在英国要花2万美元才能到手?中国上海大众的汽车以8000美元出口,但国内的消费者却要付12万元人民币。导致价格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长久以来的价格垄断。

    商品的价格为何一再抬高呢?其中蕴涵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我们知道,消费者要获得一件商品,需要通过许多的渠道,这些渠道就是商品的流通渠道,一般情况下是: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总代理商)--批发商(一级或多级)--零售商--无数分散的消费者个人。在流通渠道中生产商是产生商品使用价值的供给者,而商品价值的形成,除生产商之外,还有许多的中间商,使得一件产品的厂价和零售价相差很大的。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生产商与消费者双方之间关系的被阻隔,一件商品的售价,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价格上升了许多,有的甚至是以倍数增长,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都是物超所值,消费者多数的劳动成果(金钱)并没有付给产品本身,而是付给了渠道中各个层次的商人们。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在中间商中所占的jiāo易费用有多大呢?打个比方说,在jiāo易费用中,如果安利的成本和自己的利益占产品售价的49%,那么白猫洗洁精的产品通过中间商经销,其jiāo易费用中,中间商至少要占到51%的幅度,由此可以让我们知道中间环节的jiāo易费用是相当高昂的。

    可是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并不是为了经销商,而是为了选择生产商。商人并没有创造价值,他们只是掌握了信息的一端,实际上正是因为信息的垄断才赋予商人向消费者获取利润的权利,商人获得的是一种信息租金。

    消费者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仍然不能克服信息弱势所带来的价格欺诈。不仅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经常蒙受损失,生产商在对消费者信息的把握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对称信息的弱势,有时候真正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真正能提供满足的商品无法到达真正的需求者手中。

    专家指点:识破了信息不对称的秘密,在购物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要尽量了解市场的信息与商品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核算估计出某一类商品的价格成本,再凭自己讨价还价的功夫,那么一定可以用1元钱,或者更少的钱买到2元钱的东西。20.为难的电视--多角度分析商品

    第42节:价格上的"猫腻"--信息决胜(2)

    对同一件商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算,会让你对消费的价格、商品的价值把握得更透彻。下面的例子估计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球迷小Q为了看球,并不富裕的他花470元买了一台21英寸的二手彩电。可是世界杯后不久,因为工作被公司调到青岛,所以小Q不得不退房处理自己添置的家具电器。这下可让小Q犯了愁,因为他在买东西卖东西方面几乎是个"生意盲",平常连为自己买衣服都得女朋友拿主意,更何况这些价值难以估算的旧家具旧电器呢?

    小Q想着尽快把东西处理掉,于是他傻傻地盘算着:房东是个不错的选择啊,又好说话,又省得搬来搬去,150元可以卖给他!谁知道这个想法一说出口,马上被女朋友疾言厉色"否决"了!

    "什么?150块?起码得300块!"小Q没有说话的资本,只好讪讪地赔着笑脸。

    但是万一房东不要了呢?无奈之下,小Q想起经常搬家、经验丰富的好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