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则更是以300%的超常速度增长。
在2005年,尚德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经达到120兆瓦,仅次于夏普、京瓷、BP和德国“Q-cell”等世界光伏巨头,位居全球第六。
2004年,随着尚德业绩的大幅增长,施正荣开始酝酿上市。最终,国有股东退出,尚德成为一个海外公司百分之百控股的外资企业。2005年上半年,尚德向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投资基金共募集了8000万美元。
尚德最初考虑在新加坡上市,后来也考虑过香港和纳斯达克,最后却选择了纽jiāo所,而这个结果是纽jiāo所一力促成。
2005年9月,纽jiāo所总经理马杜亲自来拜访施正荣。马杜当时列举了三个理由,邀请尚德在纽jiāo所上市:纽jiāo所在政府层面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尚德是中国第一的太阳能专业公司,一流的企业自然要去一流的资本市场融资;如果上市,尚德在纽jiāo所将是中国第一家走上主板的民营企业。
2005年10月,纽jiāo所CEO约翰塞恩访华。在中国,他只见5个商人:丁磊、马云、陈天桥、李彦宏和施正荣。而施正荣是塞恩会见的第一个人。
最后,施正荣终于选择了纽jiāo所。
有趣的是,有两家太阳能公司经常被拿来跟尚德做比较:其一是Evergreen Solar,在纽jiāo所上市;其二是美国的Sun Power,在纳斯达克上市,但这家公司目前却处于亏损状态。
2005年12月14日,尚德正式登陆纽约证券jiāo易所,成为迄今为止第一家在美国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融资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募得资金4亿美元。上市jiāo易首日该公司股价报收于21.20美元,较IPO发行价15美元上涨41%。
4年时间,40万美元的现金投入,赢得20亿美元的身家,这是新经济时代的创富传奇。从上一代的福布斯富豪,到陈天桥,再到施正荣,创富记录不断刷新,速度、力度一再谱写新高。通过发现蓝海,使业务急剧扩张;通过资本运营,使财富效应急剧放大;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和中国概念,造就新的财富神话。这已经成为新时期的致富法则。
尚德在国内早就不是孤例,像这种玩转全球经济要素的国内著名公司,还有这几年异军突起的飞博创,它的成长路径和尚德惊人地相似。
飞博创诞生在2000年全球“光通信泡沫”破裂,在光通信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飞博创把美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大中华区的生产要素市场、日韩等国家的光纤到户市场有效整合到了一起。2004年,德勤公司评选的年度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的500强中,飞博创因为在过去三年中收入增长达5696%,排在第四位,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进入亚太五强的公司。2005年,飞博创顺利成为了美国顶级VC-Greylock投资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推动产业链发展国内光伏产业迅速进入战国时代。
自2005年来,进入光伏产业的中国企业已有30家之多。而有10家的规模与尚德相同甚至略有超出,整个行业投资的火bào程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有人开玩笑:两个工程师,5000万资金,就能搞一个工厂。
红海的气息已经隐约可见。
市场过热的后果就是引发原材料的短缺。光伏产业的上游是晶体硅制造业;中游是太阳能电池片,以及太阳电池组件;下游则是太阳能设备商和光伏市场。尚德处于产业链的中游,而中国光伏产业的上游和下游目前都卡在外国人手里,施正荣将之视做尚德最大的潜在危机。
目前太阳能电池厂家广泛采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