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零一节 商贾的力量(第1/4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已丑(初一),郅都来到了太原。zΩ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

    第一次,是马邑之战后,他受命来此主持战后的善后。

    第二次是高阙之战,他从太原出,前往河阴。

    而这一次抵达太原,郅都很多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

    太原城变得更热闹了,市面上也更繁荣了。

    尤其是现在,太原城内外,都挤满了来收购粮食的商人。

    “这太原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收购粮食的商人?”郅都很好奇,于是就问了一句来迎接他的太原令张垣。

    “回禀君上,这些商人都是收了粮食,卖去龙城的”张垣是郅都的旧部,曾经担任过棘门军校尉,河阴之战,他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和一个手掌,不得不退役。

    若在过去,像张垣这样在战场上负伤残疾的军官,基本上只能拿着国家的抚恤回家种田了。

    但如今,因为军方势力不断膨胀和军人地位不断提高的缘故,所以,他尽管受伤残疾被迫退役,但却可以出任官员。

    从棘门军校尉转任太原令,在秩比和地位上算是平调。

    但话语权却不一样了。

    太原令是太原郡的四号人物,仅在郡守郡尉和郡丞之下。

    他还有着军方背景和靠山,谁也不敢小瞧他。

    故此,在太原令任上,他得以做很多事情。

    包括推动建设太原一萧关的轨道马车工程以及重新拓宽直道。

    “卖去龙城?”郅都听了,心里若有所思,他知道,最近几个月,天下的商贾,都组队前往龙城。

    坊间传闻,这些人都赚死了。

    甚至有人一夜暴富。

    但问题在于——这么多粮食,幕南各部,吃的了这么多吗?

    以他双眼所见,这太原城之中的商人,每天都会收购数万石的粮食,运往龙城。

    这还只是一个太原!

    在晋阳狐奴云中等城市,恐怕类似的情况,也都在上演吧?

    这样想着,郅都就问道:“今年太原丰收,据说亩产粟米达到了三石”

    “是的,君上”张垣依然如同当年在郅都麾下一般,毕恭毕敬的答道:“今年太原郡各地的粟米都是大丰收,亩产最多的达到了四石半之多!”

    这是受益于战争胜利的红利!

    自高阙之战后,汉军俘虏了数十万的战俘奴隶。

    虽然其中大半都被送去了内6,但依然有数万人留在代北地区,这些战俘,每日辛勤的劳作,建设种种水利设施。

    加之,高阙之战后,天子下诏诏免了代北各郡的田税徭役。

    这使得百姓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诸自己的生产生活。

    兼之法家势力开始全面影响代北各地的官僚系统,许多地方官员,干脆就是法家的官员。

    而法家的官员,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刷政绩。

    当今天下,最好的刷政绩方式,莫过于兴修水利,建设道路。

    有了免费劳动力,还有了足够的组织动员能力,加上百姓本身就乐意修建水利设施。

    于是,从去年开始,代国上郡陇右和云中都掀起了水利建设的。

    仅仅是太原一地,去年兴修的水利渠道总长就过了一百里。

    水利设施一完善,都不需要怎么去推广技术,粟米产量和小麦产量,立刻就蹭蹭蹭的狂涨。

    以张垣所知,这太原的涨幅,在代北各郡之中其实是最低的。

    最高的是上郡!

    上郡今年的粟米平均亩产据说已经接近了两石半!

    整整增加了一石!

    让人瞠目结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