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公孙龙非龙!
这是战国时百家中名家公孙龙的名辩,也是诡辩。
白马就不是马吗?公孙龙就不是龙?同理可证,杂以霸道的王道,就不是王道了吗?
一句白马非马,让林延潮将被动的局势扭转而来。
申时行徐徐点头,小皇帝,黄凤翔等人都是在心底暗暗为林延潮叫好。
至于百官纷纷点头,低声交头接耳,林延潮此话乍看取巧,却有道理,引人深思。
而曾省吾,王篆对视一眼,心底为林延潮这展现出的辩才有些发愁,不免替周子义担心。
杂以霸道的王道,就不是王道了吗?周子义要如何破之呢?
这一句话,让文华殿里局势一转,仿佛跷跷板的两边,林延潮此刻将身在殿中的周子义高高举起。
周子义一脸肃然,捏须沉吟,他每日用功,勤于义理,几十年寒暑不倦。
平日早起,他都坐于堂上,先焚香开卷,随意点开一章,邀来子侄门生相互辩难。周子义对于理学一道的坚持,岂能因林延潮几句话而动摇的。
没错,白马非马就是诡辩,林延潮与公孙龙一般,只会诈辩诡辩。
既是诈辩诡辩,我就以宏大之理破之!
想到这里,周子义头一抬,看向林延潮,眼底绽出一道光来。
这一刻他犹如听到了击鼓而进的战士。
倏然之间,周子义声音高了八度,语不间歇地道:“董子有言,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君子行义,只怕不是义,但凡有义必有利;圣人行道,只怕不是道,是道必有功。为何仲尼之门,五尺之童,亦羞称五霸?因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
“尔说云云,推尊汉,唐,以为与三代不异,以为与汉,唐不殊,实贬义三代。汉唐之治虽极其盛,而人不心服,汉唐之主,假借仁义以行其私,行霸道尚智力,却失落了德,而三代尚德,尚德力亦在其中。汉唐岂可与三代相提并论,尔等王道霸道岂能混为一谈,此言才为可笑之至!”
周子义这一番话,洋洋洒洒,犹如疾风扫去落叶,巨浪卷去云翳。
朝堂上深明理学的文臣,不由捏须点头,或者低声讨论。
“此煌煌之言哉。”
“真千古不灭之见。”
从辩难初始,林延潮与周子义二人句句直指要害,互破其论点,实是十分精彩,可谓*迭起。
但这番话后,众臣觉得姜还是老得辣,周子义实更胜一筹啊!
此刻曾省吾,王篆都是吹捧叫好。他们在旁喝彩,这也相当于为这辩经中给周子义助拳了。
他们请对了人啊!林延潮三言两语貌似还挺厉害的,要不是请来周子义这样经学大宗师,治不住啊!
连天子也是赞赏,冯保与小皇帝道:“陛下,董子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乃正谊明道。”
听冯保的话,天子本对周子义之前心底有些芥蒂,认为不过是一名腐儒罢了,但听了这几句话,也是大为改观。
朝堂上大臣不知不觉都站在了周子义这一边,而林延潮对周子义义理精湛也是佩服,但对他最后一句,此言才为可笑之至而心底恼火。自己不是讥了他一句,周祭酒之言真可笑,你看,这马上报复就来了,什么大儒,也是蛮小心眼的嘛。
林延潮细思破解之道,周子义一番话说得虽精彩,但核心论据在于‘正谊(义)明道’上。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对这一句十分推崇,将之写在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上。
正谊明道,实际脱于孔孟的‘义命分立’,‘义命分立’最早从孔子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一句来。
所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