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绳怎么看?(第3/4页)  大明文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恩师真要这么办?此时不易啊!”

    “荀子嘉靖七年时被移出了圣庙!此有违世宗皇帝之意。”

    “若是恩师重提此举,不亚于一场轩然大波。”

    林延潮闻言笑了笑,自己现在先透个风声,等自己上任礼部尚书再着力去办此时。

    吃完了饭,众人见林延潮有些疲倦都是告辞。

    本来这宅子林延潮是在自己离京时借给自己几个学生居住的,但是林延潮回京时,他们都自觉地搬出来。

    最末孙承宗言有事向林延潮私下禀告。

    林延潮就让他留下。

    林延潮问道:“何事如此慎重?”

    孙承宗道:“回禀恩师,是关于礼卿的事?”

    “礼卿?”林延潮问道,“他不是在苏州任推官?”

    孙承宗道:“是礼卿他闯了大祸!”

    林延潮闻言心想袁可立虽说在苏州任推官,但他是自己学生,按道理再大的事自己都能替他兜着,但孙承宗却一脸严肃地说他闯了大祸,看来此事纰漏不小。

    林延潮道:“礼卿是我弟子中性子最急,但行事也最有魄力的人。去年他刚入官场,我本该好好提点几句,但因为离京的急故而是忘了交待几句。”

    “这苏州是江南重地,鱼龙混杂,这官宦人家又是极多,礼卿在苏州任推官若真得罪了什么豪族我不奇怪,但他行事嫉恶如仇,是不会作颠倒黑白的,说吧,只要不是吴县申家,太仓王家我都有办法替他周转。”

    说到这里林延潮拿起茶来漱口。

    但见孙承宗低着声道:“回禀恩师,礼卿任苏州推官得罪的正是吴县申家!”

    “。。。。。。”

    林延潮咳了几声,将茶盅放下肃然道:“这是何事?我居然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孙承宗道:“回禀恩师也是前不久的事。此事要从苏州知府石汝重说起。”

    林延潮伸手一止道:“这石汝重年兄?怎么会牵扯到他,我记得他与伯修,中朗相交甚密。”

    这石汝重,就是万历八年进士石昆玉,之前任户部郎中,这一次出任苏州知府。林延潮记得这任命是申时行有意让自己门生到自己老家任官,如此好关照一二。

    孙承宗道:“确实如此,之前伯修,中朗在京中创建桃蒲社,主张于文章上革新气象,一改拟古之风,而石汝重以及汪静峰与他们都是湖广同乡,也是加入了文社,故而交情一直很好。不过当时礼卿已去苏州任推官,却与石汝重没有往来。”

    林延潮点点头道:“继续说。”

    “石汝重到苏州任知府时接到一个案子,被诉之人是一位吴姓的官绅,此人捐了五品散官,还是首辅的亲戚。时吴县有一个富室叫陆室明,他的家僮魏鳌窃其家产及妻子投献于吴某。于是这吴某就持元辅的牌面,带着数十人家仆,突入陆士明家,籍其资,征其产,并将他下狱问罪。”

    “之后元辅的家人申炳知会了吴县知县周应鳌,将此案办成铁案。然后陆家家人越级上控告到府里,结果府里的胥吏被人卖通将告状的陆家家人打出。陆家家人不服拦街告状,最后是礼卿接了状子,再重新上递给知府石汝重然后……恩师?恩师?”

    林延潮正闭目伸手扶额,听得孙承宗连唤了自己几句。

    林延潮睁开眼睛,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孙承宗道:“恩师看来十分疲倦,是否旅途操劳?”

    林延潮知道自己此刻必是脸色很难看,他勉强笑了笑问道:“此事稚绳你怎么看?”

    孙承宗斟酌道:“学生以为此事礼卿作得并不妥当。礼卿再怎么说也应当将此事告知恩师再作定夺的。”

    林延潮闻言心想,这一幕何其相似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