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发展(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而且很多人数众多的民族如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基本都是女奴,做不得数,真要算的话第三多的应该是意大利人,占比当在4%左右,然后就是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萨莫吉希亚人这些立窝尼亚民族,分别在3.5-4%之间徘徊;土著的比例已经降低了很多了,查鲁亚人与瓜拉尼人两者加起来还不到5%,对我们来说基本可以接受,消化掉这么一点原住民不成问题。嗯,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目前国内的混血儿数量已经接近了9%,相信将来会逐渐成为人口的主流。”朱亮手里拿着一份内部报告,一边看一边说道。

    “这么多民族,真可怕,群魔乱舞的。”常开胜撇了撇嘴,说道:“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后人数最多的两个民族当是明人以及东岸人(混血族裔),嗯,兵团堡的那11个年级约上万名小孩现在虽然划分成了各个民族,到最后基本也都可以认为是东岸人,这样一来,国本也就越来越稳固了。我们应当坚持既定政策,一百年不动摇,苦练内功,狠抓教育,发展工农业,早晚会成为世界性强国啊。只可惜你我是看不到这一天了,这点让我感觉有点遗憾。”

    “子孙的事情就交给子孙去办,我们现在就是打基础的。这个国家真正的崛起,怕是还要到第二代、第三代人了。”朱亮转头看了眼常开胜,然后说道:“还有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个国家是我们光荣的军人打下来的,不能让那帮白衬衫们坏了事,今后得仔细盯着那帮人了。听说上个月他们还特别派人到南非送信,要求主持谈判的刘昂尽快与荷兰人达成协议。尼玛,我了解了一下达成的协议内容,全是他娘滴跪舔荷兰人的节奏。”

    “嘿嘿,那帮软骨病的文官也就这副德行了。”常开胜随口说道,“对了,你说这次来了9000明人,上头都怎么分配的?”

    “这个我倒是知道一点。”朱亮也给自己点了一个烟斗,说道:“执委会手笔很大,这次同时兴建了好几个新定居点啊。9000人里除了大约5000人充实到近三年内新开拓的定居点,如牧草岭、新柯尼斯堡、黎明镇、奇山堡、百尺崖堡、宁津堡、峡谷堡外,剩下的4000名明人精壮男子加上2000名来自旧大陆的女人,以及得到准许的拓荒老国民1000多人,将全部充实到各个新定居点去。”

    这总计7000多人的分配在执委会的规划图上其实早就有了预案,相关的物资、管理干部也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一些参军多年的老兵集体退役,他们与从兵团堡毕业的部分大男孩一起,组成了老少搭配,作为管理这些新移民的干部。

    这7000人中,大约有2000人将在骑兵的护卫下,通过驮马、大车将各种物资拉到平坦的北部草原上,并在后世乌拉圭的北方重镇梅洛的原址上修建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而在交通部的规划中,梅洛今后也将成为东岸共和国的陆地交通枢纽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剩下的5000人中,将被分配到五个新修建的城堡中。其中,罗洽港争取到了一个,即在兵团堡西南方约20公里处的后世小镇加尔松,该堡名叫武定堡,居民1000人。梅林港争取到了两个,即位于后世巴西圣维多利亚(santavitoriadopalmar)附近的养马堡——顾名思义,该堡以养马为主业,员额1000人;后世乌拉圭内格拉澙湖畔的圣特蕾莎堡原址上,东岸人也将修建一座全新的堡垒,名曰沾化堡,员额同样是1000人。此外,特里福德兵站也将被全面扩建成一座砖石永固堡垒,被命名为定西堡,1000名居民将被迁移到这边来定居。最后一座堡垒则花落牧草岭东北方约30公里处的后世卡玛匡镇附近,该地林木不多、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正是发展大农业的天选之地。1000名来自山东的移民前来此地拓荒,因此堡位于著名的卡玛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