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六章 开发浪潮(二)(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些地方,应该已经有一些土地被开垦出来了吧,就是不知道种的是什么。

    “地方是好地方,未来生活个十万人以上一点都不困难。”于兴国从呢子大衣口袋里拿出了烟斗和烟丝,自言自语道:“嘿嘿,小小的新曹县都能有十万人,那么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县,该生活多少人呢?三十万?五十万?这可真是考验人的想象力啊。”

    现在就连于兴国这等商人都知道,潘帕平原——至少是其东半部分——有且只会有一个中心城市,那就是现在西班牙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未来东岸的上海县。而在其周围,无论是潘帕平原上的南村港c罗萨里奥c圣菲,还是其他什么巴拉那河流域城市(包括部分河间地区的县份),都将是这座大型城市的内陆腹地,为其做配套服务的。

    在国家开拓总局的规划中,上海县未来是大型城市,居民人数可能达到三十万以上,主要就业领域由深加工组装的机车制造业c造船业c设备制造业c金属加工组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虽然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总体就业人数还是远逊于第二产业。

    中等城市(10万人上下),如圣菲c罗萨里奥等,就业岗位将主要分布在冶金工业c化学工业c纺织业。小城市(5万人左右),如新汴c新曹等,则以食品加工c冶金业为主导产业。至于小乡镇的优势产业嘛,则以建筑材料c食品加工及奢侈品加工为主。每个行业在各类城市的分布也各不相同,就职业的整体分布而言,大城市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

    说白了,就是只有上海县才是各类都发展的“大而全”的城市,并且其产业主要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后段组装c加工程序,其他的中小城市及乡镇,将会在国家的主导下形成产业结构不同c功能各异的城镇。这一点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c要素结构都不同,适当地引导使其形成各有比较优势的不同风格城市,共同围绕一个大型城市,这既避免了恶性竞争,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是所有城市都得到了发展,皆大欢喜。

    这样城市集群试验,几十年来东安大草原的发展其实已经给大家做出了榜样。在这个面积达到17万平方公里的大型平原地区,目前大致形成了三类专业分工的城市。

    第一是以铁岭县为首的工业城市。那里有煤炭c有铁矿c有黄金,凭借自身禀赋及国家多年投入,已经形成了很明显的煤铁产业集群,其中铁岭县自身的人口已经接近十万,约占东岸煤铁就业比重的三分之一。其龙头企业铁岭重工联合体依托煤铁发家,然后深入发展冶金及机器制造业,是这个重工业城镇集群的心脏。

    总之,工业城市通过自身资源禀赋而发展某一主导产业,借助产业链的延伸而形成相关产业的集聚,如西部锻压厂c马口铁厂c第一重型锅炉厂等等。这种集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范围经济来降低发展成本,克服单一产业成本过高的弊端。

    与之类似的还有工业城市平安县,与铁岭县一样,目前已经形成了采煤—炼焦—炼铁—炼钢—金属加工—机器制造和采煤—炼焦—煤化学两大工业系列。

    未来上海县基本上也是这个路子。虽然这里既没有煤矿,也没有铁矿,但偌大的潘帕平原也需要这个一个重工业基地,数来数去只能是上海了。毋庸置疑,工商部一开始就会往这里投入巨资,将其建设成一个集炼焦c炼铁c炼钢c铸造c机修为一体的煤钢联合产业集群,其所需要的煤铁靠从外部输入为主。

    而且,未来这里可能还会更进一步,在可能到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进一步发展其他产业,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利用周围规划好的中小城市的相关产业,逐步形成制药c橡胶c涂料c树脂c除虫剂c香料c染料等新兴产业,当然这首先需要化学工业取得突破,其周围一圈中小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