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大臣,还是小官小吏,亦或者所谓的士农工商,都是我大明的臣民,都应该为国效忠,出力,岂能有所区别?当年太祖以布衣驱逐蛮元,重建中国,百官皆是布衣出身”
“现今的大明,皆以官称,以布衣为耻,这是忘本!我大明从朕而下,都应该忆甜思苦,不忘初心”
徐大化三人听着皇帝的‘训斥’,都很是担忧。
如果是在天启朝,皇帝这么说,百官完全可以强怼回去,毕竟天下官员都以‘死谏’为荣,怼皇帝不但不会有事,反而是增加声望,升官发财的捷径!
可三人都清楚,当今皇帝不是随便能怼的,以他的声望,能力,手段,真要怼上去,一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史书留笔!
三人老实的听着,他们现在已经不知道皇帝说这些究竟是什么目的。
这些空话套话,终究要有个实处落下,朱栩长篇大论,说完端起茶,轻轻的喝了一口。
三人都恭恭敬敬,不敢擅动,都在绞尽脑汁的思索着朱栩这番话里的意思。
没多久,朱栩放下茶杯,看向徐大化道:“你记住朕刚才的话,写一笔文章送到宫里,找个机会在朝报上登一登。”
徐大化一怔,道:“是。”他还是不明白朱栩的意思。
朱栩又看向李一藻,道:“皇家政院的‘匠工系’还是不够,这样吧,与工部联合组建一个衙门,挂在内阁下,凡是为国为民都应当鼓励,今后天下人的发明创造要密切关注,鼓励,资助还有,设立奖项,拿出真金白银来,尤其是事关百姓的衣食住行,凡有大用,都要重赏”
三人听到这里都长松一口气,暗自了然,心底这才发现,皇帝只是简单说了几句话,居然就给他们这样的压力!
前所未见!
“将赵可佑树立一个典型,通传天下!”朱栩又道。
“遵旨!”三人齐齐的道。
赵可佑没想到事情会反转到这样,噗通一声跪地,大声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
这也算是今天的意外之举,朱栩摆手,道“起来吧,今后多学多看,做出可用之物,利于天下,利于朝廷”
赵可佑连连答应,一脸的激动,心潮澎湃,难以控制。
‘果然,皇上是圣明的,若不然如何能开启景正盛世!’赵可佑心脏砰砰砰直跳。
朱栩刚要再说话,一个内监匆匆跑进来,举着一道奏本对着朱栩道:“皇上,这是刘公公命奴婢紧急送来的。”
朱栩神色不变,接过奏本一翻,就是眉头一挑。
这是刘宗周的奏本,刘宗周是天启初年的工部主事,弹劾魏忠贤c客氏激怒了天启皇帝,被削籍遣归。崇祯初年有人提及任命他做顺天府府尹,结果他不肯来,在乡里专心治学。这一次他进京不是为了官,是为了发展‘心学’,想要开坛授课,与皇家政院争一争!
这个人也不时有人跟朱栩提及,言称‘通达事实,克己复礼’,希望征召为朝廷所用。
不过,事情多不了了之,不是朱栩没有下诏,而是这位对朝局颇多微词,拒不受命。
朱栩知道这个人,因此有了心里准备,可即便如此还是万分不喜,心生怒意。
‘陛下锐意求治,而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未暇讲求,施为次第犹多未得要领者,首属意于边功’
‘重守令之选,下弓旌之招,收酷吏之威,布维新之化,方与二三臣工洗心涤虑,以联泰交,而不意君臣相遇之难也’
‘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
‘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夷人终失教化’
大意是就是:皇帝锐意革新,不求先贤的圣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