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痊愈,世人又哪里肯信?
舒望晴低下头,心想,金匮丸、金匮丸啊……
她认为,太医的判断应该不错,皇长子长到七岁,乍然没了,任何一个大人都觉得伤心,萧怀瑾有此反应,原属正常,却血不归经,并不会太伤根本。
而那天萧怀瑾的情形,却极像是只服了舒望晴所指点的三味yào丸中的两味,欠了金匮丸没服。
也正因为少了金匮丸护持心脉,萧怀瑾乍闻噩耗的时候,心情波动,剧烈刺激之下,才会当众呕血。原本三分的病,在众人面前却显出十分。
只是舒望晴想着想着,却觉得,萧怀瑾拒服金匮丸这事好巧!巧到……好像他能预料宫中有这样的惨事发生……毕竟祁云秋曾经提过,当年阿宝公主之死,那全过程,萧怀瑾也是这样坐视的。
只是,刚刚降生的阿宝公主,和已经在膝下养了七年的皇长子……又如何能相比。
舒望晴绝不敢再想下去,只要想到萧怀瑾可能一样坐视了皇长子之死,她就觉得从心底升上来一股子寒意。
若真如此,那萧怀瑾血管里流淌着的血液,岂不是比她身上的还要冰冷?
舒望晴想到这里,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皇上下罪己诏之后,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异象,否则……这事恐怕还会再牵累他人。”
也不晓得是不是她乌鸦嘴,待萧怀瑾下了罪己诏之后,没过几天,京中下了一场大雪,而且下雪的时候打了春雷。
虽然已经入春,乍暖还寒时候下一场雪,原也没什么。
只是这一次,天气异常寒冷,积雪经久不化,一连十几日,令等待开春春耕的京郊百姓们叫苦不迭。
于是,流言再度传了出来。
这次的流言,不同以往,不再是指责皇上萧怀瑾的,而是指向萧怀瑾身后,指称宫中“无德”之人,并不是萧怀瑾本人,而是那位华阳宫的太后。
这指责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当年诞育皇上的李凤娥,都被有名有姓地指了出来。
这等流言原也离奇,竟指当初萧怀瑾继承帝位之时,乃是卢太后一手遮天,隐瞒了萧怀瑾的庶出身份,原本该是由他的二弟萧怀信继位的。
而前几年萧怀信莫名死于凤凰台,正是卢太后为了保住萧怀瑾的帝位,“永绝后患”,所以才下狠手,杀了信王。
坊间流传的细节有鼻子有眼,连当夜宫中曾经动用龙禁卫这事儿都被扒了出来。
原本就只有皇上与太后能动用龙禁卫,所以这等流言,世人便就都信七八分。
舒望晴听说了这样的流言,也十分惊异。
她寻来应仲平,单刀直入地问:“老应,这事……与信王旧部无涉吧!”
萧怀瑾与萧怀信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两人的生母都是李凤娥。只是太后卢珊珊当年使了手段,谎称这兄弟两人都是自己所出。加之先皇一直将萧怀瑾作为储君培养,所以后来萧怀瑾才顺理成章地登上帝位。
但若说萧怀瑾是庶出,而萧怀信是嫡出,这又是扯淡了。若这兄弟两人之中,信王是太后亲生,那么太后当年早已扶了信王上位。
所以舒望晴此刻有些怀疑,莫不是信王旧部,不服当年旧主无辜被害,所以这时候翻起旧账,力图为信王正名。
应仲平很严肃地摇摇头,说:“决计不是,信王旧部决计不会如此……”
舒望晴冷不丁问:“为什么?”
她不明白应仲平怎么就这么信任信王的下属。
应仲平本想说:因为殿下从来就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啊!
“因为……”应仲平话刚一出口,马上觉得不对,赶紧改了口,说:“因为已经查明,这些流言是康王府的人放出来的,其实是为康王造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