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六 处理罪犯(第1/2页)  天地烈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人惹出来的祸却让整个绢之国朝廷为之头痛,眼下这个帝国的皇帝刘龑正在薛伯仁的府邸内秘密会谈,讨论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商量的双方立场都不太稳定,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内心的纠结。一方面他们对于王汉新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另一方面他们又确确实实的舍不得在绢之国即将对突契用兵的当口损失这么一位有前途的年轻人才。于是商讨变成了一场双方没有立场的辩论,每当其中一方试图为王汉新开脱时,另一方则立即提出大量的依据反驳,反之已然,直到两人都心力交瘁也没争出结果来。

    看着君臣两人为了这个话题搞得焦头烂额却不得要领,一直在边上作壁上观的伍思成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道:“请容在下插一句嘴。如果我们把王汉新斩首示众以谢天下,我们是不是就能获取高丽百姓的欢心,从而好好的统治他们呢?”

    刘龑想了想道:“不能。”

    “那便是了,既然我们处罚了王汉新也无法再挽回声誉,那么又何必再多此一举的处罚他呢?”

    “什么!不处罚他?!”这回是薛伯仁和刘龑同时叫了出来。

    伍思成点点头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简单。我朝要与突契作战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而王汉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那么为了不可能挽回信任的高丽子民去杀死一个我们有用的人才是非常不明智的。这件事情其实不光是陛下,薛大人,就连苏副都护,满朝文武想的都大同小异,真正困扰大家的只是内心的道德和良知不能容许他的这种做法,大家之所以这么绞尽脑汁不过是为了给王汉新一个足够严厉的警告,同时还要不伤及他的性命,又能兼顾国体面子的办法罢了。请恕在下直言,这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所以无论怎么讨论和思考。都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的。”

    薛伯仁被伍思成这么一点,这才醒悟过来,手拈胡须说道:“的确如此,的确如此,当局者迷,微臣和皇上都被绕进去了,所以反而看不清楚这些。那以伍大人之意。该当如何呢?”

    伍思成先向刘龑施了一礼,道:“依在下看来。王汉新不适宜再留在高丽。首先,他这几年来所作所为令高丽百姓对他深恶痛绝,有他在容易激起民变;其次,他杀害了高丽王室一族,恐怕想要取他性命的高丽人也不在少数,继续留在高丽对他而言也不安全;第三,我朝对突契用兵,正是用人之际,将其调回京城听用反而更加有利;最后。将此人调走,从高丽消失多少也可以缓解一些民怨,方便对高丽的统治。”

    刘龑摇头道:“王汉新这么一闹,高丽的福王崔健江岂能善罢甘休?他定然会招募兵马再与我们作战,高丽的战事不会就此了结,加上现在何灵染病不能理事,苏成栋要代理辽东都护一职。这个时候从前线指挥里把王汉新调走恐怕不合时宜。”

    薛伯仁觉得刘龑的说法实在是可笑,刚才他还在为要不要处决王汉新伤脑筋,现在又把他放在与高丽继续作战的将领序列中,显然从心底压根儿就没打算要处罚他。看来自己也真是糊涂,皇帝上自己这里来其实只是要找个台阶下而已,自己居然认认真真的和他争论起来。实在是有够不识时务的。想到这里,他开口道:“陛下,关于这一点微臣也同意伍大人的说法。高丽战事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高丽军的名将和主力已经被我军歼灭殆尽,福王崔健江纵然想要领兵来与我国交战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高丽的战事已经不再是我国的重点所在,我国应该将战略的首要目标转到突契国上来才是。况且调走一个王汉新影响也不会很大。那里还有盖言晓,华猛,高定边坐镇,应该足以应付了。相比之下倒是要尽快委任一位治理那片土地的行政官员才是。”

    刘龑听薛伯仁这么说,这才点点头道:“薛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