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六 骚乱(第1/2页)  天地烈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州地区的骚乱可以说是一种偶然性使然,但也包含了一些必然的因素。

    本来在河西走廊一带,势力最大的既不是绢之国,也不是吐蕃和突契,更不是高昌,而是世代散居在此的羌族部落。

    羌族之所以没法彻底统治这片地区,根本原因就是羌族始终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政权。各部落都严守的自古以来的传统,过着互不服从,偶尔争执的日子,这才给了其他政权侵入这一片的机会。但是这并不能撼动羌族作为这片地区屈一指的力量的地位。

    在会州周边总共有四支羌族力量,分别是唐羌,烧当羌,麻羌和叶儿羌。这其中以叶儿羌势力最弱,地处也最偏远。

    在罗得萨恩经过会州地区的时候曾经广为结交当地的官员,部落头人等,当然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礼物。可是这其中却没有包括叶儿羌部,这当然有叶儿羌领地正好不在他行进路线上的原因,更有罗得萨恩有意引起羌族内部矛盾的意图。

    偏巧在去年冬天时,会州周边地区的天气比往年冷,下雪也多,因此各地都受到了些损失,因此开年以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为了喂饱族人,这些头人们不得不用药材,牲畜和毛皮与会州城的绢之国官府换取一些粮食来对付日子。可是罗得萨恩的馈赠打破了这个现状,头人们用这些财物可以直接购买绢之国的粮食,也就可以得到些缓解。问题在于偏偏叶儿羌没有拿到馈赠,而且他们地处偏远,又相对较弱,物资更为紧缺。作为这片地方统治者的绢之国总不能眼看着叶儿羌的部众饿肚子,因此他们收购叶儿羌部的毛皮药材时,定的价钱就比其他部落的要高了一些。

    这么做本来完全是出于好心,结果却引了所有人的不满:叶儿羌觉得自己受了冷落才会被吐蕃使者忘记,其他三个羌族部落则认为绢之国故意偏袒叶儿羌降低了他们的收购价格,会州官方反而落了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本来这件事情大家最多心有怨言也就罢了,等熬过了这个小荒年日子就会恢复平常,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件事情,加剧了羌族各部的矛盾。

    一小股前去交换物资的唐羌部族的人被人袭击,不但把牛羊马匹以及随行的货物劫掠一空还把人全杀了,案之后,唐羌的人根据现场痕迹进行追踪,结果现加害者的踪迹消失在了叶儿羌部的领地之内,这下子事情就闹大了。唐羌部的头人自然要找叶儿羌部算账,可叶儿羌部对此事却拒不承认,咬死了这件事情不是叶儿羌人干的。双方的矛盾迅升级,很快就演变成了两部族之间的全面冲突。

    作为统治这一方的绢之国当然不能坐视两个部族就这么干起来,可是绢之国在这里的兵力不足,难以用武力来迫使双方放下武器何谈,因此联合各部族出面和解就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法了,有了各部族的公论以后这两个部族也就不好再执拗下去,否则很可能招来各族的共同讨伐。

    但接下来生的事情再次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先是在各部族联合会议上,绢之国的态度暧昧引了大家的不满。在这件事情上绢之国一方面觉得叶儿羌人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干出这么出格的事情来,一方面却又苦于拿不出叶儿羌人无辜的证据,结果被大家以为是他在偏袒叶儿羌人,这尤其使得麻羌和烧当羌人觉得不满,因为之前他们就觉得绢之国故意偏袒叶儿羌部。

    其次是本来处于弱小地位的叶儿羌却出人意表的在与唐羌的冲突中获得了一次大胜,唐羌不但输了仗,还损失了很多牛马物资。这个结果更加加深了各部对绢之国的误会,他们认为绢之国出面调停是在为叶儿羌人争取时间。这么一来绢之国反而变得里外不是人了,为了平息各部的怒气,绢之国只得派出使者前往叶儿羌部,要求叶儿羌把夺来的战利品归还给唐羌部,这叶儿羌人当然不干了,这是他们流血流汗才拿到的战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