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山崩(第1/2页)  玄门秘史:十八层妖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想到的那个东西,与和氏璧处于同一时代,甚至在名气上也绝不输于和氏璧,当然,它的命运也跟和氏璧一样扑朔迷离。有关于它的记载,也就仅仅剩下一个传说,以及几句话,甚至远远不及和氏璧详细。

    我想到的这个东西,就是“隋侯之珠”。

    古书《韩非子》中,曾经把和氏璧与隋侯之珠放在一起记载:“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至少在韩非子眼里,隋侯之珠是能够跟和氏璧平起平坐的宝物。

    而隋侯之珠唯一的一个传说,也有极其浓厚的神话色彩:战国时期,西周隋侯出巡之时,曾经救下一条巨蛇,几个月后他出巡归来,遇到一个黄毛小儿要献宝珠给他。隋侯认为无功不受禄,于是坚决不收。结果晚上做梦,又梦到白天遇到的那个黄毛小儿,他非说自己是那条巨蛇的化身,特地携宝珠来答谢隋侯的救命之恩,然后拜谢而去。隋侯一觉醒来,果然发现长头放着一颗宝珠。这宝珠“近观如晶莹之烛,远望如海上明月”,一看就是非常珍贵的宝贝。

    不过这隋侯之珠的命运也是非常的坎坷,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隋侯之珠在隋侯手里,很快就引来各方的垂涎,经过各种不为人知的较量,最终隋侯之珠落入秦国,而后随着秦的灭亡不知所踪。

    本来这个传说的神话色彩极大,根本没什么真实性,但是巨蛇,宝珠,秦国,一下子让我想到了眼前的秦昭王墓,以及那条巨大的百里疆。

    再加上那颗光球,让我无法不把这些东西和神话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我向来不相信巧合,而且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不能用一个巧合就能够解释。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些东西之间,一定是存在着某些联系。

    我感觉自己已经抓住了一些脉络,在这之前,对于这座巨大的锁,我几乎是没有任何线索,所有的线索都在三叔伯那里,而从百里疆重生之后,显然表明三叔伯他们的线索也存在着极大的误差。虽然我还不明白他们的目的,但是现在,我至少明白了一点,就是铁军背包里的那个光球,必然不是和氏璧,九成九就是传说中的隋侯之珠。

    而那个关于隋侯之珠的传说,一定也有更深层的含义,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传说,都会由一定的事实基础改编而来,再加上眼前这些事实,如果有机会活着出去,我想我应该有必要去查找一下这方面的古籍。

    现在对我而言,除了眼前这巨大的百里疆,三叔伯和铁军也绝不会给我任何生路。对于三叔伯来说,我是唯一的知情者,所以我绝不能完好无损地回到丰家,那样我必然会向长老们报告这次考核的全部始末,对于他这样背叛丰家的人而言,丰家的力量他是绝对无法抵抗的。除此之外,他也绝不会容许铁军活着离开。

    对于铁军来说,我猜想他也应该是抱着相同的目的,否则绝不会在黑木盒子前就置我于死地,现在我已经成了他们两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要想毫发无损逃出这巨大的山腹,也是相当的困难。

    我叹了口气,就看到前方丰羽白停了下来,回头看我。

    他的脸上露出惊惶的神色,我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于是赶紧攀到他身边,往前方望去。

    刹那间,我感觉脑袋轰的一声,我想象过会看到什么东西,比如山石碎裂成悬崖,比如前方是那些人头蜘蛛的巢穴,或者是停着十几个粽子棺樽,但是唯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看到了水。

    汹涌的水,正在脚下三四米的地方咆哮着向下冲去,我们俩站在这缝隙边缘,已经感觉到无数的水气扑面而来,可以想象到水有多深。我一愣之后,立即就明白过来了。

    这绵延的山脉,本质上仍然是“甘龙聚水”,早就汇集了无数的水气,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微妙的平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