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
    张冬青鼓掌。
    “张叔,最近生意怎么样?”唐青又拿起一支箭,嘴上问。
    “很好。”
    张冬青说。
    现在的生意,可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
    那么多订单,都排到年底去了,明年一整年估计也不缺订单,公司成了集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几十万都周转不开的小厂。
    “想不想更好。”
    话落。
    唐青手一松。
    再中靶心。
    闻言。
    张冬青心跳有点加速,更好?当然希望。
    “怎么说?”
    “张叔,你的产业主要做来料加工,在青岩市已经做到了顶端,不过,这种生意相对来说比较被动,没有订单,就开不了工。”
    “是这样。”
    张冬青点头。
    的确。
    以前是机械厂,都是到处接订单。
    没订单。
    厂子就得停,相当被动,他也想过解决这种模式,但一直在想,并未付诸实施,毕竟,现在的公司规模和业务已经成熟,还在赚钱。
    不能盲目。
    张冬青是个很慎重的人。
    “我觉得,你应该学刘叔那样,第一,在本行业深耕,稳住优势,扩大规模、第二,发觉新的市场,比如去外省或者国外,第三,扩展新业务。”
    “我也这么想过,但没什么好机会。”张冬青看着唐青。
    “我这有个。”
    唐青一松手。
    扎进了前一支箭的尾部。
    “什么?”
    “怎么说呢,有两个机会,你可以用一个,也能同时用,第一个,就是你知道的,我在非洲有钢企,你可以去那边开分公司。”
    之前。
    为了消耗钢材。
    唐青自己成立机械加工部门。
    别墅。
    电用钢。
    建筑用钢。
    五金。
    等等。
    此外。
    现在,随着需求扩张,到时候二期建成,现有的加工规模是消耗不掉的,同样,万青矿业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的终端加工能力。
    因此。
    现有规模足够。
    到那时。
    这对很多人都是新商机,今儿张冬青来玩,顺水问了一句,唐家这车,也需要更多人上来。张冬青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致。
    “需要多大投资?”
    “不一定。”
    唐青摇头。
    “看你想做大,大有大的做法,只要是钢材的下游,当地有需要,你都可以考虑,我那有现成的土地和政策,但工人得你自己解决。”
    “行,我做。”
    没多想。
    张冬青一口答应下来。
    唐青说行。
    那就可以,这的确是机会,非洲,一个人他是不敢去的,现在和唐青做邻居,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实话,他之前就考虑过。
    然而。
    一了解。
    发现万青矿业在做,便打消了念头。
    “第二个呢?”
    张冬青好第二个机会是什么。
    “第二个,和缅亚商会有关。”
    “缅亚商会?”
    张冬青惊讶道,他当然知道这个商会,唐凯、刘乾,好像都是其成员之一,之前,他也承接一些缅痶的订单,但规模不是太大。
    “嗯。”
    “他们现在多了个成员一级,如果能加入的话,也是个机会。”
    “成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