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9.碧血军魂(3)(第5/6页)  他从烽烟中走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凌寒默默的发誓。

    郑文雄将凌晨的遗书转交给了凌寒。

    “司令之前每次出征都写有遗书,或者交给我,或者放在哪里。及至回来,便要烧掉……”

    凌晨的每次出征,都会写有遗书,是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的。这是许多征战将士的习惯,在这样的战场征伐,没有谁能够笃定会活着回来。

    凌寒在空军的时候曾经为刘存刚转递过遗书,而今,这遗书留在了他的手上。

    凌寒接过来,颤抖着手拆开信。大哥熟悉的字映入眼中,依旧是那么的苍劲。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他是国民军中,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军衔的将军。他的遗书,没有一字关于自己身后事的叮咛,甚至没有关于亲人孩子的嘱托。

    凌寒知道,这是大哥的无私,更是对自己的信任。

    “大哥,我发誓,您未完成的,我一一为您做到。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热血翻涌沸腾,凌寒却表现的极是镇定。他暗自的发誓,穷尽一生的心力,时间甚至是幸福,去实现胜利。

    ————

    枣宜战役,日军占领宜昌,但是也未取得更进一步胜利;国民军惨战,伤亡巨大,却依旧抵御了日军屡次三番的围歼、进攻。交战双方皆是惨战,最后两方军队在宜昌、随县、信阳外围之线形成对峙。

    重庆行营战后通报,因伤亡巨大,此战不叙功。

    二十九年秋,宜昌陷落之后,宜昌机场成为日军轰炸机在汉口与重庆往来飞行之间的中转站和加油站。日军飞机越发频繁的出没在重庆。

    彼时,重庆空军的飞机也仅有百余架苏制苏伊-15,苏伊-16战斗机,然而,其性能非常落后,很难与日本空军的战斗机一战。尽管,这个问题被一再提及,然而,当日本轰炸机来袭时候,空军还是选择了一战。

    日方二十七架飞机来袭,国民军第三、四大队二十五架飞机升空作战。

    这只是数字上的匹敌而已,当面对日军性能极佳的零式战斗机,国民军空军惨遭屠戮。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十三架国民军的飞机被击落,八架飞机受损,而日军飞机只受到很轻微的损害,且都飞回了汉口、宜昌……

    空中硝烟中是翻滚而下的国民军飞机,优秀的飞行员洒血碧空,非是没有良好的飞行技术与战斗精神,只是武器军备的差距让他们用生命都难以换来胜利,甚至没有能够写一笔的战绩……

    次日,国民军举行公祭大会。为了避免民众的恐慌,他们通报了四名牺牲的飞行员,而实际上,是十一名飞行员牺牲,另有九人受伤。

    葬礼上,凌寒臂缠着黑纱,庄重的鞠躬。平静的躺在棺椁里的有他在中央航校时候的学生,所有人都是他的战友同袍。

    有一名参与此战的飞行员在哭着走到凌寒跟前:“长官,这样的仗,别再派人打了,飞机差别太多了,根本没有机会还手……”

    凌寒终于泪流满面。

    凌寒自然知道这名飞行员曾经在武汉空战中,在日军围攻中穿梭,是如何的英勇善战;他怕的不是牺牲,而是这样毫无希望的无畏的流血。

    事后,作为参谋,凌寒向司令部检讨,请责,未有批评;凌寒提出飞机性能差距,对未来的战事表示悲观——这是凌寒自己都不耻的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