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六章 嫁接(第1/3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

    第六百三十六章嫁接

    人群凑了过来,哥大学子们开始给大家发放猪儿粑。

    橘子叶做底盘,有粘度但是绝对不沾叶子,吃起来很方便,粽粑还提醒大家:“糖的那种,糖汁流手上别拿嘴去追……”

    旁边摆着大碗,老妈正在往里边盛汤。

    汤里带丝切得短短的,还有萝卜丝,两个粑粑一碗热汤下肚,脑门子开始冒汗,人也立马精神了。

    苗家插秧队和汉家插秧队开始将小农机放上卷扬机提拉到农田上做准备。

    李君阁叫上几个男生,在试验田里拉麻线。

    吸取去年的教训,沿着麻线插秧,好歹成行。

    剩下的哥大学子们,一人身边一个小竹筐,里边都是分到手的秧苗。

    准备完毕,李君阁对着山坡大喊一声:“开……田……喽……”

    妮妈妈他们将步行式插秧机推下水,启动机器,轻松地往前走着,身后就自动留下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壮实秧苗。

    这东西就牛叉了,去年两三百人一起搞,也花了十天时间,累得人仰马翻才搞完这千亩梯田。

    如今只需四十人,一人一天五亩,五天就能搞定这上千亩田,还轻轻松松。

    当然村里也不是光种这一千亩地,按照丁老李老的规划,村子还有三分之一的耕地要种东西,虽然经过几次洗地,但是土地里还有农药残留,出产的菜蔬稻米达不到绿色有机标准,无法贴上标识卖高价,但是用来保证集团旅游业消耗,供游客们和乡亲们食用一点问题都没有。

    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投入基地大建设,顺便也算休耕和轮作稀植防治工程的开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李君阁正指挥着一群老外撅着屁股插秧呢。

    哥大试验田宽度差不多十米,长度差不多七十米,李君阁贼笑着摸出一根玻璃钢鱼竿,抽开来五米四长,就在田坎上走来走去当黄世仁监工,谁出了差子就拿竿稍点点点。

    问题不大,一人才负责五米乘七米一小块地,一个上午就搞定了。

    等完工李君阁一看还是直皱眉头,今年好歹在麻绳的帮助下种成行了,可还是疏忽了一点,水田里就跟狗啃一般高矮不齐。

    就这样哥大学子们还像完成了了不得的事情一般,在那里鼓掌欢庆。

    算了,今年就这样吧,今天下午就带学子们去盘鳌乡转转。

    别以为好日子就开始了,插秧算完了,可还有那么多鱼苗需要喂养,接下来就该安排这帮子大学生捞轮虫,捞绿藻,打豆浆了。

    还有饲养动物他们也喜欢,那雁场,鼠场,也暂时归他们负责。

    哥大学子们日常安排得很满,很充实,那么多东西要学,那么多东西要看,那么多事情要做……

    这些事情李君阁顾不上了,不过只要学子们晚上在李家沟吃饭,李君阁肯定和他们一道,平时就由苗娃,阿音等人带队。

    李君阁自己则拉着王良厚,开始了村里鹅蛋金的高枝嫁接。

    高枝嫁接和李君阁自家的果树矮化控制同步进行,今年李君阁没有使用高枝压条繁殖新树苗,将矮化修剪下来的枝条全部贡献出来,拿灵泉水兑上营养液一泡,就是最好的接穗。

    从王婆婆家开始,十几棵树,每棵只留俩小枝作为抽水枝,其余主枝锯掉作为砧木,一侧切出小斜口,将接穗插进去贴紧,涂上药物,缠上薄膜,就算完成。

    更细的小技巧无须多说,单说王婆婆看着李君阁和王良厚大刀阔斧呼啦呼啦的锯大枝,心痛得脸上的眉毛都在抖。

    “乖孙呢,我们家的黛绿也是两百一斤呢……还有三棵是前年才嫁接上的……准备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