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9.099 回北京(第2/5页)  七零年代万元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行!我这就回去准备鸡蛋去!”老太太说完,跟楚瑜约好了时间,背着竹篓跑了。

    一

    虽然鸡蛋利润也不高,可一转手就能赚几分钱一个,楚瑜不嫌钱少,只希望能试试各种赚钱的方法。

    楚瑜往家的方向走,刚走几步,忽然听到养殖场的方向传来一阵口琴声,她回头一看,却见养殖场的二楼,一个挺直的身影临风而立,那个叫贺沣的男孩闭着眼在吹口琴。

    他短发细碎,遮住眉眼,神色淡淡,显得有些忧郁。

    悠扬的琴声传遍麦田,一阵风吹过,曲调飘远,风似乎从楚瑜心头刮过,让她心里有种酣畅淋漓的畅快,那种浑身热汗被微风带走最后一丝燥热的爽快感,让楚瑜久久没有回过神。

    他吹的是《g弦上的咏叹调》,楚瑜听过这首曲子的大提琴版本,低沉典雅,没想到口琴吹出来也别有韵味。

    口琴声平静c悠扬,带着一种平和的落寞。

    一片新绿的麦田里,她远远和贺沣隔空对视,满脑子都是口琴的余音。

    一

    和家人说过后,楚瑜当晚便和少安驾着驴车往新庄去,新庄就在田东边的山后,因为路不好,来往不方便,因此,新庄在此时的新安县城都是最穷的一个村。

    一阵小雨过后,路很泥泞,泥泞到驴差点陷进泥土里拔不出来,短短的距离,楚瑜慢吞吞走了约1个半小时才到了山后面,楚瑜刚到那里,就见树丛后站着几个人影。

    “是今天那个姑娘吗?”老太太的声音传来。

    “是,是我!”楚瑜应了一声。

    几个人从树丛后跳出来,因为天色暗,楚瑜拎起煤油灯看了一眼,却见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竹筐里面是满满的鸡蛋,新庄这里田虽然不好种,但鸡养的比林家庄多一些,家家都能养三四只,这在林家庄是很少见的,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路难走,新庄人很少把东西拿到城里去买,只等人shàng én来收,收的价钱自然是低,一般是2分,老乡们听老太太说有人愿意3分钱收,便都把储存的鸡蛋带了出来。

    “小姑娘,我把人都带来了,家家都有鸡蛋,你都收不?”老太太不放心地问。

    “收收!”楚瑜笑:“有多少我收多少!”

    老乡们闻言,忙说:“我这有3斤!”

    “我这有5斤!”

    “我这有4斤!”

    “我有10个!”

    新庄的鸡蛋个头果然很大,不愧是吃虫子长的鸡,鸡蛋颜色都不一样,楚瑜握在手里,只觉得满意极了,她笑道:“我说话算话,按照3分钱一个来收!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老乡们激动坏了,连忙把鸡蛋一股脑递给楚瑜。

    “别急!我一个一个称!”林少安说。

    少安跟楚瑜出去锻炼了几次,做事稳妥了许多,他一个个帮他们称重,称好后把鸡蛋一个个摆在草筐里,摆好后全部铺上厚厚的稻草,再一层层摆上去。

    “姐,2块钱!”

    楚瑜把两块钱给了这老乡。

    “3块钱的鸡蛋!”楚瑜又给了三块钱。

    就这样,楚瑜一共收了500个鸡蛋,花了差不多15块钱,把钱全部付给老乡后,楚瑜不忘说:

    “我过一周再来收,这一周,鸡新下的鸡蛋,你们可以留着再卖给我。”楚瑜说。

    “行!”老乡们巴不得这样,再三嘱咐楚瑜一定要来。

    一

    “姐,你说他们明明可以去县里卖,为什么不去,还等着人shàng én收?”

    “或许是因为山路难走,也或许是因为懒吧?”

    “懒?”

    楚瑜没做声,前世她在农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