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往事如海(第3/4页)  底层人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脑子清醒时说:”生儿养女,老来老就图个倚靠。现在你们各过各的,也能孝顺他这个当娘的,他心满意足了。他也不想活多大寿数,就好喝个酒,你们就不要管他了。”

    姬梅子说这话时,阮婆婆也在场,回家后也学舌着对自己的儿女说了一遍。

    秋天,姬梅子和阮婆婆白天到田野里挖野菜,偶尔还到沙漠边上捡柴禾。等一场秋雨之后,两人便再不愿野走了,贪着家里的温暖,做些小营生,或蹲坐在屋子前晒太阳。阮婆婆已经离不开姬梅子的榜样,形影不离地跟在左右。

    童锦鸿见这等情形,与阮老四的关系,似乎变得暧昧起来。正好,听说大队的果园欲寻个看园人,每月还能挣个二十多块钱,谋的人挺多。

    童天海绕了个弯子,带了大爹留到家里的几盒好烟,再次找到那个大队会计,又通了一个人情,让童锦鸿当上了看园人。

    童锦鸿搬到果园住,家里的东屋,便成了姬梅子和阮婆婆的天地。阮婆婆初始还早来晚归,后来干脆不回自己家住了,阮黑和阮娟子各来找过几次。

    在姬梅子的劝说下,阮婆婆跟着女儿回了家,临走还说第二天两人一起干这干那,谁知一进家门,阮老四坐在炕上脸黑如锅底,出其不意,迎面一枕头砸了过来。阮婆婆被砸倒在门口,一口气窝住,扶到炕上半天才缓过劲来。

    阮婆婆三天没过来,姬梅子上门去看望,阮老四正在院子里蹲着抽旱烟,非常不友好的站起来,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姬梅子有所醒悟,想到童锦鸿的话还真有理在其中,心里一时乱了起来,不知该回头走,还是进屋看过这个干妹子再说?

    屋里阮婆婆睡梦里知道姬梅子来了,翻身而起,连嚷带叫爬到连炕的窗台前,一把抓烂了糊纸,颤悠悠叫了一声,人已经呜呜呜哭了起来,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姑娘。

    姬梅子只能进屋慢慢劝解,阮婆婆抹着红肿的眼睛,诉了一堆苦衷后,突然让阮娟子到柜子里去取酒。姬梅子连忙制止,说自己要回去了,阮婆婆拉住不放。听见阮娟子咕哝说家里没酒了,阮婆婆又喊又骂,还要寻死觅活,直到女儿拿了半瓶酒出来。两个老神仙什么话也不说,你一口,他一口,直喝得血热头晕,心情开怀。

    很快,村里要拉电线杆子,说是在过年前就能用上电灯了。电灯可是传说中点灯不用油的神奇玩意儿,大人们先吵吵开来,娃娃们更是日盼夜盼。从大队拉过来的电线杆子,每日接到了什么地方,都有人在时刻关心和报道着。

    接老婆住新房欠了外债的阮鹏,心里最大愿望就是热炕头上搂着老婆睡。可是黑娥不干,”住新家,过新日子,就图的个窗明屋亮。现在窗子安了几块玻璃,白天是亮堂了,可一到晚上,那盏小油灯,就像个荧火虫一样的光,想做点营生都不能。

    电灯他是见过的,大城市早些年就有了,又明亮又方便,还不薰家。不行,说成什么,咱们也要安这个东西。”

    黑娥给阮鹏出主意说:”你去了只要给队长哥说,咱们村又没有地主富农,全是贫下中农,电灯是政府送来的温暖,千家万户都能享受,咱们村集体把所有的装灯费全掏了,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大不了年底分红时再算账,这可是一桩得人心的好事呢。”阮鹏听得眉开眼笑,只是站着不动。

    阮鹏硬着头皮去了,结果一说,点化了高队长的死脑筋,一桩好事被敲定下来。

    通电的那天傍晚,村子里比过年还红火,大人娃娃顶着冬日的冷风,攒着堆等待光明一刻的到来。队部门口变压器的保险被一个年轻电工用长杆子顶着,咔嗒一声合上。村里有近一半的人家哗地一下都亮了灯,没亮灯的人家着急了,东跑西看找不出原因,跑来问年轻电工。

    问话的人又跑来找那电工,说的那年轻人好生后怕,骂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