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乡村少年(第1/3页)  汉修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大汉c东吴州c响水口c某个偏僻乡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个少年朗朗的读书声,在屋檐下响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石”。一位年近50的大叔对着屋檐下读书的少年说道:“明天你不要再去学堂读书了。”大叔姓茅,土生土长的乡村人,是这名十一二岁少年的父亲。

    “为什么?爹,出了什么事?”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年站在屋檐下,吃惊地盯着眼前之人。

    “我听隔壁的阿杜爷说,咱们现在大汉国皇帝没了,国家都没有了,连把持国政的老皇太后都死了,大汉国灭了。”

    “真的?”茅石带着一个不可置信的眼神。

    “阿杜爷可是消息灵通着很,他是城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的话怎么会假?”茅大叔咳嗽了一下,继续说道:“不仅是这个,而且听说,老皇太后死后连墓都让人扒了,大汉国连根都没了。”

    茅石愣愣地望着他爹,这些消息虽然对他来说很是震撼,但这些跟读不读书有什么关系。

    “现在外面是兵荒马乱的,读书顶个啥子用,明天你就不要去学堂了。你四叔在城里有个客栈,你去帮帮忙,好歹以后能混口饭吃。你大哥c二哥出去做工,都能赚回自己的钱,就你还要我操心。”

    “我不去,我要去学堂。”

    “去学堂,是没出息的。听你爹的”。

    “我不听,我不听”

    “你个臭小子,你敢顶嘴?”

    少年名叫茅石,这个名字可是外婆帮他起的。少年出生时排名老,家里人就叫他“伢子”。由于他打小就体弱多病,爹娘很是担心,到处去求人帮他改善体质。后来有个算命的先生路过他家,给伢子看了相。算命先生说,伢子是个多命之人,看不透他的将来。不过,这小孩子若要健康成长,得拜神仙为干爹或干娘。

    算命先生走得急,也没给指点下拜神仙的事。这可愁坏了爹娘,这哪里有什么神仙,去哪找啊。正当他们发愁的时候,伢子的外婆灵一动,村头的野地里不是有个石头做的观音娘娘吗。何不让伢子就拜这个石观音娘娘做干娘,虽然观音娘娘是石头做的,那好歹也算是神仙啊。

    于是在爹娘的带领下,伢子就来到了村头的观音石像前。伢子跪在石观音娘娘像前,正式的拜了石观音娘娘为干娘。因为伢子拜了石头神仙做干娘,从此也算是沾上了仙气,外婆建议干脆给伢子取名就叫茅石。一家人都觉得这名字不错,那就叫茅石吧。

    茅石打小就聪明,大人教给的东西一学就会。父母看着高兴,在教书的方先生的说服下,让茅石进了方先生的学堂。在学堂里,他读书特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够尖锐,有时连方先生也没办法回答他的问题。

    可是,茅石的爹娘看着儿子渐渐长大,就希望儿子能够早一点学一门艺,早些赚钱养活自己。于是,茅大叔就跟在城里的四弟讲,想让茅石到城里跟着四弟做点事。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一辆红色的马车停在了茅石的家门前。

    “石,快出来,你四叔来了!”站在门前的茅大叔对着屋子里叫道。

    茅石的四叔,在响水口这个小城里也是个有点小身份的人物,开了一家客栈。四十来岁的人,开的客栈在整个小城是最大的一家客栈,这一点,没有份本事,是干不来的。他的人缘好,嘴巴活,为人开朗,脚大方,好朋友,消息也灵通,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四叔。”茅石,一头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好久没见到四叔,茅石看到四叔来了也是挺高兴的。

    “呵,几天不见,石又长高了。”四叔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